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让未来产业扎根,需厚植丰沃土壤

2025-07-21  

●刘奎

  7月1日,克拉玛依未来产业科技园开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入园参观。作为克拉玛依的一项重点建设工程,未来产业科技园的开园,确属万众瞩目:“克拉玛依之眼”喷泉引人驻足,裸眼3D大屏科技感十足,智能机器人互动有趣。

  这些元素固然能吸引市民打卡,但要真正让科技园成为驱动城市未来的引擎,核心在于吸引并培育名副其实的未来产业。园区的目标清晰指向“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集聚未来人才”,如何实现?笔者认为,需要从土壤到生态,筑就坚实的支撑体系。

  精准聚焦,打造产业“磁极”。园区已明确六大未来赛道:制造、信息、材料、能源、空间、健康。方向正确,更需靶向发力。应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及北疆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在六大领域中进一步凝练出2至3个最具本地优势、最具爆发潜力的细分方向,集中资源进行重点突破。避免“撒胡椒面”,方能形成强大磁场,吸引该领域顶尖团队与核心企业。例如,结合克拉玛依的能源基因,未来能源赛道是否可聚焦于新型储能、氢能技术等细分前沿?

  构建阶梯,培育企业“森林”。园区已对接60余家企业,33家明确入驻意向。这仅是起点。未来产业生态需要参天大树,也离不开生机勃勃的幼苗。应建立分层培育机制:对“七色花”“小马聚力”等已入驻的先锋企业,提供深度孵化、市场对接等“成长加速包”;对初创团队和小微企业,设立“未来种子基金”,提供低成本空间和基础研发支持,宽容早期探索失败;同时,持续瞄准国内外该领域头部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精准招商。让大、中、小、微企业在园区内共生共荣,形成枝繁叶茂的企业森林。

  贯通血脉,激活创新“循环”。创新非闭门造车。园区负责人提及“加快推动北疆技术交易中心建设”,这正是打通创新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招。要高效建设这一平台,使其真正成为技术、资本、人才高效匹配与流动的枢纽。不仅要促成区内交易,更要链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将外部先进技术引进来,让本地成果走出去。同时,打造开放共享的公共实验平台、中试基地,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研发门槛和成本,让创新想法能快速验证、迭代。

  厚植沃土,涵养人才“活水”。未来产业之争,核心是人才之争。园区不仅要靠现代、绿色的环境吸引人,更要以事业前景、创新氛围和宜居生活留住人。需制定极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覆盖顶尖科学家、工程师,也惠及技术工匠和青年学子。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鼓励大胆探索与跨界交流,让不同背景的人才在园区紧密协作。同时,完善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生活配套,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使其真正扎根克拉玛依。

  科技园区的价值,绝不在于成为流光溢彩的“科技展馆”,而在于成为孕育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创新热土。唯有以精准的产业聚焦为方向,以完善的企业培育为根基,以优渥的人才生态为保障,才能让“未来产业”的名片实至名归,使克拉玛依真正赢得未来产业发展的先机。

责任编辑:刘奎
本期编辑:何沐芸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