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由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教育局联合发起的第二次学前联合教研活动顺利举行。活动以“传统经验与新媒体技术双向赋能”为主题,通过线上直播与云端研讨,汇聚两地幼教工作者,聚焦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两地教育协作新模式。
4月27日,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第二次学前联合教研活动。贺筱雨 摄
活动以两地教师课例展示为核心,呈现新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青浦区周毅妮老师依托希沃白板动态呈现绘本画面,引导幼儿辩证思考故事内涵;白碱滩区刘涛老师通过互动课件与积木操作结合,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逻辑。两地案例均采用“轻量级”技术工具,以低门槛、易操作的方式实现教学情境的活化,凸显“技术服务于目标”的理念。青浦区戴琼老师的专家讲座环节聚焦技术应用的精准性,通过智能手环在幼儿运动监测中的实践案例,强调数据实证对教学评价的支撑作用,为教师提供了“技术扎根教育本质”的参考方向。
4月27日,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第二次学前联合教研活动。贺筱雨 摄
专题研讨中,两地教师直面技术应用痛点,围绕“传统与创新如何协同增效”展开深度交流。针对白碱滩区新媒体教育运用现状,青浦团队提出“三步走”策略:从基础工具掌握到功能灵活应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两地教师还进行了“手机微课”“简易数据统计”等策略探索讨论,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突破资源限制,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4月27日,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学院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第二次学前联合教研活动。贺筱雨 摄
活动总结明确未来协作方向:一是建立“青白资源库”,整合优质课例、讲座视频等资源,供教师随时学习;二是推动常态化交流,通过结对社群分享技术妙招与实践心得;三是开展“数字化教学月”活动,鼓励教师突破技术应用瓶颈。白碱滩区教育局副局长、上海援疆干部指出:“教育协作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让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脚手架’,而非负担。”
本次联合教研是青白教育协作的又一次深度实践。两地以技术为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资源共享、经验互鉴中探索出适配两地实际的教育创新模式。未来,“青白”两地将持续深化合作,以“胡杨精神”扎根实践,以“浦江智慧”赋能成长,共同书写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