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黄富国 通讯员 倪晓初
4月的克拉玛依春风送暖,繁花似锦。
漫步在城市街头巷尾,双拥热潮涌动——公交站台、政务大厅、商场入口,“军人依法优先”“退役军人优先”的标牌熠熠生辉;社区里,一户户军人和退役军人家庭门前,“光荣之家”的牌匾闪闪发光;全市438家“拥军门店” 整齐划一,从餐饮住宿到休闲购物,推出的专属优惠政策温暖人心……桩桩件件的实事,都诉说着克拉玛依各族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

双拥景观小品亮相街头。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据克拉玛依融媒资料图)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锚定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不断完善双拥制度建设,深化军地协作机制,营造浓厚尊军崇军氛围,全市双拥工作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双拥工作焕发出旺盛生机和强大活力,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共同开创了新时代克拉玛依双拥工作新局面。
同心同向
厚植尊崇新风尚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机制,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自2000年首获“双拥模范城”殊荣至今,克拉玛依市先后6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7次获评自治区“双拥模范城”。
克拉玛依区、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新疆油田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9363部队、独山子石化公司、69231部队38分队等多家单位分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和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全市涌现出最美退役军人马言义、多尼得才仁、李荣辉,最美退役军人家庭赵明阔家庭,爱国拥军模范张承茂和徐基祥,拥政爱民模范李善强、林凡云等一大批爱国拥军和拥政爱民模范……

2023年5月9日,克拉玛依区人武部干事为辖区商户上国防教育课。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李浩然 摄
沉甸甸的荣誉勋章,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对双拥工作的谋篇布局与高效推进,离不开驻市部队的深度融入与协同发力,更离不开克拉玛依军民携手同心,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鱼水深情的不懈耕耘。这份荣誉的深处,镌刻着克拉玛依军民携手创新实践的“双拥密码”。
克拉玛依市双拥工作始终坚持政治首要标准,坚持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活动开展、经费投入“四到位”,确保双拥工作的落地落实。
同时,克拉玛依市通过“四纳入”工作机制,将双拥工作与领导干部考核、有关部门责任、争先创优挂钩,有效推动了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克拉玛依市修订完善《克拉玛依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 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办公室职责和工作制度》《克拉玛依市双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克拉玛依市双拥共建暨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实施措施》《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促进军地之间联系互访、信息交流顺畅。

2023年5月17日,白碱滩区举行“拥军门店”授牌仪式。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李浩然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双拥工作难点、热点问题,克拉玛依市于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召开市委议军会,制定《克拉玛依市双拥共建暨军地互办实事“任务双清单”实施措施》。
2020年至今,全市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支持驻市部队基础设施建设、营房改造、军事设施维护等,并为驻市部队无偿划拨建设用地81亩,助力部队改革强军建设。2024年,解决10余名随军家属就业、随调问题,解决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入托28人,坚定了部队官兵扎根边疆、保卫边疆、献身边疆的决心。
暖心引导
凝聚军民新情意
今年3月6日及10日,克拉玛依市为2位退役军人投放两笔专属创业、生活贷款。
为解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资金难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金融机构推进“退役军人贷”业务落地。此次投放的退役军人专属贷款分为“创业贷”和“乐业贷”两类。“创业贷”主要用于支持退役军人开展创新创业等生产经营活动,“乐业贷”则用于支持退役军人的家庭生活消费。
退役军人薛飞是“乐业贷”的受益者。在得知国家有针对退役军人的贷款扶持政策后,他成功申领到18万元贷款。他说:“这项政策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和全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关心,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如今,克拉玛依以多元创意勾勒双拥图景 —— 街头巷尾矗立主题雕塑、墙体绘就军民同心长卷,文艺舞台演绎红色双拥剧目,媒体矩阵开设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特色板块。从视觉艺术到文化展演,从线下阵地到线上平台,每一项创新实践都成为播撒国防理念的种子,让军民鱼水深情在浸润中愈发醇厚绵长。
多年来,克拉玛依市坚持将国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小学年度教学计划,成功创建复核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在内的4所“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1所中学和大学打造了“国旗护卫队”,连续4年高质量完成大学生征兵任务,入伍率位列全疆前列。

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代表在清明节广泛开展祭英烈仪式。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据克拉玛依融媒资料图)
每年的清明节和烈士纪念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都会广泛开展祭英烈、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让红色精神在克拉玛依薪火相传。
2020年至今,克拉玛依市为13000余户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为160余名荣立二等功、三等功以及获得荣誉称号的现役军人送上喜报。
推陈出新
拓宽拥军新维度
近年来,克拉玛依持续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新路径,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和特色活动推动双拥工作走深走实,绘就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美丽图景。
举措创新,彰显尊崇温度。2023年5月,克拉玛依在全疆率先推出全国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免费乘公交、游景区等文旅优待政策,让尊崇军人成为日常。
克拉玛依市设立市、区、街道(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117家,实现服务保障体系“四级五有”全覆盖,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累计走访慰问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3000余人次。2020年至今,这些服务站通过就医、就学、捐款等方式累计帮扶解困400余人次,用贴心服务织密保障网络。

2024年1月31日,克拉玛依市迎新春双拥联谊会在克拉玛依军分区举行。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李浩然 摄(据克拉玛依融媒资料图)
全市500余处公共场所设有军人、退役军人优先区域,并张贴“军人依法优先”“退役军人优先”标语。市爱国拥军促进会100余家会员单位和会员投入共400余万元关心帮助退役军人。
教育优待落地有声。克拉玛依市联合军分区、市教育局制定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2020年以来共帮助151名军人子女解决了入学入托难题。
军民共建,增添双拥活力。全市99支“戎耀天山·油城老兵”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城市发展各个领域,740名退役军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为民服务、红色宣讲、生态环境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千场次,带动全市万余名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2023年9月,克拉玛依市承办了自治区首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会暨服务中心主任培训班,为全疆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贡献了克拉玛依力量。

2024年克拉玛依市迎新春双拥联谊会上,士兵为抗美援朝老兵敬献鲜花。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李浩然 摄(据克拉玛依融媒资料图)
文化交融铸魂,彰显鱼水深情。驻市部队深入社区、学校开展理论宣讲,创排的《故事里的油城军魂》情景剧重现军地共建的峥嵘岁月,引发强烈共鸣。
此外,克拉玛依市还举办了迎新春双拥联谊会、军民联欢文艺汇演等系列慰问演出活动,全市双拥门店推出拥军折扣优惠活动,克拉玛依区康城吉祥路风情街被打造为双拥共建街区,让双拥文化融入城市肌理、浸润百姓心田。
……
从政策创新到服务优化,从志愿服务到文化浸润,克拉玛依形成了政府部门负责、社会组织协调、人民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双拥工作机制,正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双拥实践,为新时代双拥工作贡献“克拉玛依样板”。
夯实保障
书写双拥新篇章
多年来,克拉玛依市以暖心举措全方位筑牢拥军优属坚实保障。
为了让“最可爱的人”成为幸福的人,克拉玛依市不断创新举措,持续完善优先、优惠、优待的褒奖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全面做好优待金、抚恤金发放、社保缴纳以及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等工作,全市先后建立了128个双拥共建小组、182个军民共建点,让拥军优待政策再深一层,让现役和退役军人脸上的笑容再多一分。
在政策落地的基础上,克拉玛依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关怀。2020年至今,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共组织136个慰问团(组)慰问驻市部队官兵、军人军属、烈士遗属等优抚对象8000余人次,送去了价值1000余万元的慰问品(金);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士官及其他退役士兵480余名,发放安置补助金达1600余万元。克拉玛依市连续20余年退役军人安置率为100%。

克拉玛依市将康城商业街打造成为双拥共建街区。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据克拉玛依融媒资料图)
健康保障更有实效。由市卫健委牵头,4家公立医院分别与克拉玛依军分区、武警克拉玛依支队、信息通讯连等签订享受社会化医疗服务合同,为驻地官兵提供部分就医费用减免等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医疗健康服务团,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精准常态、优质高效、贴心暖心的医疗健康服务。
在医疗保障托底的同时,克拉玛依更注重精神文化关怀。为了丰富部队官兵的军营文化生活,市、区各单位积极将文艺演出、心理健康讲座、科技文化等送进军营,4年来演出100余场次。
对于那些想创业的退役军人,克拉玛依市全域支持,不但优先为他们提供创业服务,还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设立退役军人专区。
目前,全市已有1家企业挂牌退役军人孵化基地,2家企业和单位挂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砥砺前行
铸就拥政新辉煌
驻市部队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长期以来,驻市部队深植拥政爱民理念,心怀“视民如亲、以城为家”的情怀,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服务百姓民生,用忠诚与奉献勾勒出油城军民同心的动人画卷。
驻市部队始终把维护地方社会稳定作为己任,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常态化开展街面执勤巡逻,定期开展以重点区域防范、突发事件处置、部队快速机动为主要内容的演练等。
同时,驻市部队也始终心系民生福祉,主动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累计捐资50余万元;开展结对帮困活动,120名学生从中受益;每年拿出近20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孤寡老人;规模化采购小拐乡、乌尔禾镇等定点帮扶村农副产品;先后投入20余万元,协助克拉玛依区小拐村、团结新村等建立“党员活动室”和“爱民书屋”,为其购置党旗、赠送图书、悬挂制度牌、配置电脑和照相器材。
当灾难与险情突袭,驻市部队更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驻市部队先后出色完成了小拐乡抗洪、古海街道芦苇荡火情处置等多项抢险救灾任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驻市部队还扛起学生国防教育的责任,选派27名优秀政治教员和158名训练骨干,深入辖区3所大学、16所中学、36所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引导广大群众把爱国爱防热情转化为自觉行动。

2023年8月26日,市绿雅中学举行新生国防教育汇报活动。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据克拉玛依融媒资料图)
在城市建设方面,驻市部队积极投身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组织700余名官兵植树6万余株,林木成活率96%以上。
通过积极搭建军民互动桥梁,驻市部队坚持每年组织党政领导到部队过“军事日”,组织28000余名大中小学生和群众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300余次。近几年,驻市部队先后接待市民36000余人次参观军史馆和国防教育基地。
军民同心,矢志不渝。克拉玛依市将紧握双拥模范城创建机遇,深耕特色双拥品牌建设,强化政策落地见效,创新军民融合模式,以更精谋划、更强担当、更实行动,书写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克拉玛依答卷,为强国强军伟业注入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