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是一颗石榴籽 | 不能伤了恩人的心

2017-08-07  

A`XQTNFN}FN32X80C9M07_F.png

  艾萨·肉孜是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储运公司六泵站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工作的40年里,他从不轮休;无论干什么工作,他都一丝不苟;打理那个远离市区的泵站,比打理自己的家还精心……这一切,都只因为艾萨深深地认同母亲的嘱咐——“不能伤了恩人的心”。

640.webp.jpg

艾萨·肉孜

  60年前,艾萨·肉孜出生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一个农民家庭。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此后,母亲一个人拉扯着6个孩子艰难度日。

640.webp (1).jpg

和母亲的合影

  1975年,幸运之神眷顾了艾萨:为了帮助新疆各地州共同发展,艾萨成为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在于田县招收的7名少数民族员工之一。从此,只上过小学五年级、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的艾萨来到了克拉玛依,成为了一名石油工人。

  “做梦一样嘛!我从一个拿坎土曼的农民一下子变成了拿工资的石油工人。”艾萨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当时,艾萨被分配到输油处六泵站工作。从此,这座离克拉玛依市区146公里、布满各种原油输送装置的院落,成了他的又一个“家”。第一次穿上了印着“石油”二字的蓝色工作服,第一次手里攥上39张“大团结”,第一次敢花一元钱吃十串烤肉,第一次用自己寄给妈妈的工资让全家人吃饱饭……艾萨全家在村子里成了被羡慕和谈论的对象。“谁对你好,你就要加倍回报他,不能伤了恩人的心。”虽然离老家于田县一千五百多公里,但母亲的嘱咐经常在艾萨心中回荡,一颗感恩的种子在年轻的艾萨心中萌芽:“是共产党和单位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要一辈子报答呢!”

640.webp (2).jpg

  艾萨想:自己汉语水平差、学历低,掌握不了那些高深的技术,那我就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工人,比别人多出点力气。艾萨是六泵站的输油管道巡线工,每天必须徒步行走十多公里,边走边仔细查看管线情况。2012年8月的一天,艾萨徒步巡线。在跨越沟渠时,右脚突然扭了一下,一阵钻心的疼痛让他不由自主地坐到了地上。稍作休息后,他强忍着疼痛站起来,咬着牙巡查完了最后1.4公里管线。平时,巡查这1.4公里的管线只需要十几分钟,那一天,艾萨整整走了四十几分钟。

  经医院检查,艾萨脚上的韧带拉伤了。由于肿得比较厉害,医生建议他至少休息一个月。站长安排他人巡线,让艾萨回家好好休养,可是他却说:“这3条输油管线的情况我最了解,我先在泵站休息两三天,如果还不消肿,再回家休息。”3天之后,艾萨的身影又出现在了那条崎岖的巡线路上。

  对艾萨来说,报恩的时间是不够用的。公司制度规定:在野外工作的员工实行工作一周休息一周的倒班制度。也就是说,艾萨在泵站上了一个星期的班后,可以也应该在家休息一个星期。“可是40年来,艾萨没有享受过一次轮休假,每周只是在周末回克拉玛依和家人团聚两天。”站长何钰说,好几届领导都劝过他按照规定休息,但他总是说:“只听说过少干活不对,没听说过多干活不对!”

  时间长了,大家对艾萨“以站为家”的做法也都习以为常了。而且艾萨平静地说:“我在站上工作时间最长,地底下输油管线的情况我最了解。要是轮休的话,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单位,不放心嘛!”2012年,公司领导也曾想“一招彻底解决问题”:把艾萨调回市区工作。但是,艾萨却说出了这样的话:“比电线杆子还粗的这些树是我种的,比农民种的还甜的葡萄是我种的,院子里的砖头路是我铺的……领导,想让我回市区,等到退休吧!”艾萨就是这么既倔强又执着的老共产党员,而且始终按照“母亲的嘱托”履行了承诺过的誓言。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2005年艾萨的母亲去世了,从没有在任何困难下低过头的“倔强”老头,此时此刻,泪花布满了带有血丝的红眼球。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一次艾萨的心确实痛了。

  艾萨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又踏上了巡线的工作岗位,而且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油气管道的安全,因为在他的耳边始终回荡着母亲的嘱咐:“不能伤了恩人的心”。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