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阿迪娜·阿不来提
“这么多钱丢了,失主肯定急疯了!”2022年1月11日晚,克拉玛依的冬夜寒风刺骨。顺安出租车公司司机刘邦富像往常一样在街头穿梭,接送着晚归的乘客。结束了最后一单,他习惯性地检查车厢,突然发现后座脚垫上躺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厚厚一捆现金——整整10万元。
刘邦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调转车头,直奔白碱滩区公安局三环路派出所,将现金交给了值班民警。值班民警经过调查联系到失主。从捡钱到归还,整个过程仅用了10分钟。
这样的场景,在刘邦富21年的“的哥”生涯中并不罕见。他曾捡到过手机、钱包、笔记本电脑,甚至还有整箱的货物,总价值超过10万元,每一次,他都选择完璧归赵。面对赞誉,他只是憨厚一笑:“不是自己的钱,拿着心里不踏实。克拉玛依是文明城市,作为其中一份子的我,不能给它丢脸。”

刘邦富喜获嘉奖。(图片由本人提供)
恪守职业操守
刘邦富于1971年出生在重庆,15岁时和家人来到白碱滩区。2004年,他成为顺安出租车公司的一名司机,与城市发展脉搏紧密相连。
“我刚开车那会儿,白碱滩区还没这么多高楼,道路也没现在这么宽。”刘邦富说。21年来,他见证了城市的蜕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出租车行业也从最初的寥寥几辆发展到如今的规范化运营。刘邦富说:“现在城市管理得更好了,乘客的素质也更高了,我们司机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从业至今,刘邦富的职业操守始终未变。他坚持每天清洁车辆,确保乘客乘坐舒适;遇到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乘客,他总是主动搀扶;深夜遇到单独乘车的女性,他会特意放慢车速,确保安全送达,他因此收获了许多回头客。
时光轮转,刘邦富初心未改。他总是说:“开出租车不仅是谋生,更是服务。乘客上了我的车,就是对我的信任。”
言出必行的他不仅赢得了乘客的尊重,也先后荣获道德模范、行业模范等称号。
坚持回馈社会
刘邦富说:“出租车是城市的窗口,我们司机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这座城市的形象。”
有一次,一位老人突发疾病,他二话不说,免费将老人送到医院。遇到外地游客时,他总是热情介绍克拉玛依的风土人情。
刘邦富的故事是克拉玛依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座因石油而生的城市,曾以“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闻名天下。如今,这里孕育出无数像刘邦富这样的普通人,他们用诚信和善良,在服务业延续石油工人“三老四严”的作风。
2025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是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刘邦富也迎来了从业的第21个年头。他说:“这座城市给了我生活的保障,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我希望用我的行动,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诚信与善良依然是城市最珍贵的底色。刘邦富用21年的车轮轨迹,书写了一位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也让我们看到,平凡人的善举正汇聚成城市文明的璀璨星河。
在车轮滚滚向前的时代里,刘邦富用21年的坚守诠释了诚信的力量。正如他常说的:“克拉玛依就是我的家,我要让它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何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