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不朽之城 | 流淌的歌声

2024-06-25  

  文学艺术作品是大地的歌声,不同的土地会孕育不同的草木果实,也会孕育不同的歌声。克拉玛依,这片洒满了英雄血汗、散发着英雄之气的土地,无疑会孕育出充满英雄豪情的赞歌。
  这歌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克拉玛依人,也同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与克拉玛依人一样爱祖国、爱家乡的共和国建设者。

 

流淌的歌声
◎陈晓丹

  每当夜幕降临,坐落在克拉玛依世纪广场南端的一座雕塑便会亮起旖旎的灯光。随着灯光变换,雕塑褪去钢制的本色,被绚丽的颜色包裹得柔和而梦幻。

克拉玛依之歌雕塑。戴旭虎 摄

  这座雕塑名为“克拉玛依之歌”,是克拉玛依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名字,来源于那首由吕远作词、吕文科演唱的经典歌曲——《克拉玛依之歌》。
  吕远先生将自己与克拉玛依之间的情感羁绊形容为“无法与之抗衡的某种力量”。在一次和友人聚会时,他回忆起创作《克拉玛依之歌》的历程,感叹道:“我写《克拉玛依之歌》那年才27岁,我是与歌声一起成长,和歌声中歌颂的克拉玛依一起成长的。”
  那天,兴之所至,向来滴酒不沾的吕远破例饮下一杯酒,哼起:“……克拉玛依,我要歌唱你,我要靠近你……”
  当时,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经常传出克拉玛依发现大油田的消息。年轻的吕远萌生了为克拉玛依写一首歌的愿望。可由于不知克拉玛依的具体情况,构思得十分吃力,最终不得不暂停创作。
  1958年,随着克拉玛依原油产量节节攀升,身在兰州炼油厂工地的吕远听到有关克拉玛依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工地上,吕远和工人师傅们在劳动中谈天说地,即便黄尘蔽日,他却产生了四顾河山万里、周围海阔天空的感觉,他的胸中激情澎湃,总在寻找动人的词句与旋律。终于,他用六弦琴完成了《克拉玛依之歌》的雏形。几个月后,回到北京的吕远将《克拉玛依之歌》词曲手稿交给歌唱家吕文科。195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了《克拉玛依之歌》,很快,这首歌传遍了大江南北,给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的劳动者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1年,在央视《回声嘹亮》节目中,已是满头白发的吕远先生出现在镜头中,他说:“我从来没认为我本人是《克拉玛依之歌》的作者,因为有克拉玛依人,有他们的劳动,还有很多埋葬在克拉玛依的战士们,只有他们是这首歌真正的作者。”

大型原创舞剧《油城往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闵勇 摄
  当年,四面八方的热血儿女,正是在这首歌的旋律感召下,来到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克拉玛依,最终把克拉玛依建设成了真正的“大西北的宝石”。
  今天,每当听到这高亢激越的歌声,克拉玛依的一代代创业者,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
  绿树掩映下的克拉玛依河碧波荡漾,在繁华时尚的汇嘉滨河商业区对岸,著名诗人艾青的雕像静静矗立。
  人们在雕像前的广场上散步、聊天、嬉戏,享受宁静美好的生活。偶尔有孩子走近雕像,奶声奶气地念出雕像下镌刻的文字——“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克拉玛依,你是沙漠的美人。”
  这是由艾青创作的诗歌《克拉玛依》,全诗虽然只有4节8行,却深沉豪迈、意味深长,准确揭示了克拉玛依的特点与价值,准确揭示了克拉玛依人的精神特质,不愧为大家手笔。

《独库天路》剧照。独山子区委宣传部供图
  克拉玛依,也因为这首诗而拥有了一个神秘、美丽的别称“沙漠的美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艾青和夫人高瑛在新疆生活了十几年,虽然他并没有到过克拉玛依,但同样受到克拉玛依英雄之气的感染,写下了这一不朽的短章。
  2013年,艾青的全身雕像在克拉玛依河畔落成。这座雕像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盛杨制作,是当时艾青所有雕像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全身雕像。雕像石碑的正面刻有诗歌《克拉玛依》,背面刻着“克拉玛依,你是沙漠的美人”十一个大字。
  同年,艾青的夫人高瑛在参观克拉玛依之后说:“艾青创作《克拉玛依》,目的就是歌颂祖国、歌颂石油。我来克拉玛依之后,真切地感到他对克拉玛依的形容没有错,克拉玛依就是‘沙漠的美人’。”
  是的,“沙漠的美人”几十年来一直在沙漠瀚海中翩翩起舞,向世人展示着她的美丽多情、她的坚强不屈。
  “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晚唱。妩媚千姿,可比绿野将萌;风情万种,最是华灯初上……”
  著名学者易中天创作的《克拉玛依赋》,是又一首雄浑豪迈的“克拉玛依之歌”。

克拉玛依市沉浸式剧目《博物馆之夜·岁月》剧照。克拉玛依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在克拉玛依文化街西南,顺着一条如玉带般蜿蜒的溪流前行,就能看到一面长约180米的浮雕墙。墙上的这组浮雕采用写实和装饰相结合的风格,表现了克拉玛依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史。这座浮雕墙前,有一块斜卧着的石碑,上面就镌刻着《克拉玛依赋》全文。
  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质,2000年,克拉玛依启动了文化街建设工程。2001年8月,曾在新疆工作、生活多年,对汉赋、宋词有着深入研究的易中天先生受邀为克拉玛依写一篇赋。
  易中天对克拉玛依并不陌生,因为他的夫人李华就出生在克拉玛依独山子区。为了更好地展现克拉玛依的发展历程和石油人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宝贵精神,易中天用3天时间查阅了汉赋名篇并翻阅了相关资料,历时5天完成了《克拉玛依赋》草稿。
  随后,精益求精的易中天又对赋中的个别词语进行了修改。例如,最初《克拉玛依赋》草稿中写的是“旗卷麦浪”,因为汉赋讲究平仄,在推敲平仄之后,易中天将“旗卷麦浪”改成了“旗卷绿浪”。
  2003年,随着文化街建设工程全面竣工,这首《克拉玛依赋》也被正式雕刻在文化街的石碑上,与市民、游客见面。

王研充隶书《红心永远向着共产党》入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

  文化街建成后,人们感叹于在这座油城中也能出现颇具江南韵味的街道景观——放眼望去,水车在缓缓转动,连绵起伏的绿地上摆放着一件件精巧的雕塑,凉亭古典雅致,九曲桥下金鱼游动……每到饭点,文化街两旁的民居飘来缕缕饭香,伴着涓涓溪流飘进人们的心中。饭后,人们在水榭长廊中聊天纳凉,交流情感,景与人的生活就这样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
  而石碑上刻着的《克拉玛依赋》,则是文化街建设的点睛之笔。
  在著名音乐家、诗人、学者为克拉玛依深情歌唱的同时,还有一大批本土艺术之花在这片土地盛开。
  民族舞剧《大漠女儿》获1998年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大型原创舞剧《油城往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张红军的剧作《垛斯》《神农袁隆平》分别获第七届、第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6集原创动画系列剧《克拉和玛依》获得天山文艺奖,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荐申报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原创舞蹈《盛世》获2022年“舞蹈世界”全国网络舞蹈大赛特金奖;赵钧海的散文《陪母亲逛街》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王研充的书法作品《红心永远向着共产党》《活界碑》分别入展“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微电影《铁老汉的夏天》荣获第三十三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二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新影像优秀作品称号……作家安定一、书画家李伯霖、画家傅剑锋和李喜生、音乐人司红军和马条……

克拉玛依首部原创动画电影《克拉和玛依历险记》海报。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大批本土文学艺术家用他们绚丽多姿的作品,传承着这座英雄之城的精神,铸造着这种英雄之城的精神。
  这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像流淌不息的歌声,它们所激荡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克拉玛依人踏浪而行,用爱国的情怀、智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在这片神奇、英雄的土地上,创造出一首又一首更加嘹亮优美的“克拉玛依之歌”,让克拉玛依变成一座不朽的城!
  正如《不朽的城》一诗中所写的那样——

“高高挂起巨大的风帆吧
舵手们、桨手们、船夫们
这里不应有
搭船过海的闲人
这里不应有
袖手旁观的看客
划呀!克拉玛依人!
划呀!克拉玛依人!!”

克拉玛依之歌
吕远


克拉玛依
艾青

最荒凉的地方,
却有最大的能量;
最深的地层,
喷涌最宝贵的溶液;
最沉默的战士,
有最坚强的心。
克拉玛依,
你是沙漠的美人。


克拉玛依赋
易中天

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
巍巍乎钻塔,猎猎乎旌旗。
雄哉壮兮,克拉玛依!
枕阿山而襟额河,
临大漠而望伊犁。
钟灵毓秀,曾是恐龙旧居;
海啸山移,竟成魔鬼遗迹。
春风不度,飞鸟难入,
商旅绕行,牧人远避。
万千宝藏,不见天日,
纵有流溢,其谁能识?

雄鸡唱,天下白,
红旗展,马蹄疾。
惊雷裂土,新城崛起;
朔风冻漠,英雄出世。
有燕赵豪侠,齐鲁壮士,
蜀陇才子,吴楚佳丽;
共天山俊杰,草原健儿,
维哈蒙回,
十三个民族好兄弟。
手挽手兮结同心,
肩并肩兮创勋绩。
脱军装换工装,铸剑为犁;
认他乡作故乡,求同存异。
黄沙扑面,奈何战士雄心;
冰雪盈怀,怎敌巾帼豪气!
于是
钻机行,井架立,
伟业成,奇功毕。
由来四十余年矣!

试看今日之油城,
竟是何等之气象!
碧水穿城,是丹青自挥洒;
长桥卧波,非弦管而嘹亮。
网络捭阖,路接青云;
阡陌纵横,旗卷绿浪。
胡杨依旧,不见当年风霜;
大雁重来,疑落银河街巷。
是塞北却似江南,
无渔舟而有晚唱。
妩媚千姿,可比绿野将萌;
风情万种,最是华灯初上。

噫吁嚱,克拉玛依!
建设新边疆,已着先鞭;
开发大西北,当仁不让。
谨祷曰:
海纳百川,川流无宕;
壁立千仞,仞高无傍。
天道行健,君子自强;
自强之路,坦坦荡荡!

不朽的城
唐跃培


从世界的四面八方
我们来到这里相会
让我们唱一支歌吧
让我们唱一支充满友爱的歌吧

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但我却认你为乡亲
我们拥有不同的姓氏
但你却把我当兄弟


六十年的汗水冲走了亘古的荒凉
六十年的心血浇灌采油树茁壮成长
六十年的热爱换来一座不朽的城
六十年的思念把他乡变成了故乡

我并不爱你那遍野沙石的戈壁
爱的是你那鳞次栉比的大厦
我并不爱你的寒冷、酷热与荒凉
爱的是寒冷与蛮荒中开拓者显示的力量


克拉玛依是整个中国的缩影
克拉玛依人来自四面八方
转完克拉玛依的小巷大街
就仿佛把整个中国游遍
你的左耳朵还在听河南
你的右耳朵已听到了四川

我是山东人
我是陕西人
我是甘肃人
我是上海人
今天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头顶同一片蓝天
今天我们拥有共同的命运怀着同样的心愿
我们肩负同样的使命
承担相同的责任
我们分担同一种忧愁
分享同一份兴奋
我们以同一个名字在全世界闻名
我们都是手牵油龙的
克拉玛依人


噢,克拉玛依人,
把你的胸脯挺起来
让新形象像茫茫荒漠的钻塔 巍然挺立
噢,克拉玛依人,
把你的头颅扬起来
让新观念像汩汩作响的原油 源源喷射
噢,克拉玛依人,
把你的窗户全打开
让四面八方的风充满我们的房间
让四面八方的风充满我们的心胸


爱护她就像瞎了一只眼的画家爱护另一只眼
你能够吗?
规划她就像准备结婚的情侣设计未来的新房
你乐意吗?
建设她付出自己的心血就好像为了唯一的孩子
你情愿吗?


拓宽你的街道吧,克拉玛依
让你的街道成为时代之车能滚滚而过的坦途
加密你的林木吧,克拉玛依
沙漠美人岂能没有一头茂盛的秀发随风飘扬
用好那浩浩的河水吧,克拉玛依
西北明珠岂能没有一支浸透水声的歌曲日夜吟唱


克拉玛依,是走遍天涯海角也遗失不掉的一粒种子
一粒不可遏制要发芽的思念的种子
克拉玛依,是一艘暂时停泊沙海终将驶向辉煌的航船,
不是一个孤悬蛮荒与世隔绝的孤岛

高高挂起巨大的风帆吧
舵手们、桨手们、船夫们
这里不应有
搭船过海的闲人
这里不应有
袖手旁观的看客

划呀!克拉玛依人!
划呀!克拉玛依人!!

李柏霖行书《克拉玛依赋》(节选)。
 

崔磊篆书《荒原的见证》入展“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
 

刘永强行草《清平乐·油田之歌》。
 

韩溶油画作品《家》。
 

李喜生国画作品《胡杨礼赞》。
 

张娟油画作品《红色旋律》入选时代之光——第五届中国油画展。
 

傅剑锋油画作品《国之重器》中国石油系列。
 

克拉玛依城市生日广场(克一号井景区)。刘荣飞 摄

来源:《环球人物·克拉玛依之歌》
本期编辑:方伟秦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