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克拉玛依市开展文化润疆工作工作回顾集锦系列之五

2021-09-2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弘扬革命传统意义重大而深远。”
 
  今年来,我市在青少年儿童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习总书记重要知识加以深刻领会和贯彻,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凝聚中国心加强爱国教育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7月初,市教育局组织我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引领青少年学习党的光辉历史,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努力争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不忘初心,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教育系统正通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师生们重温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和理想信念,在学习党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推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祖国的锦绣河山……”
 
  在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课堂上,师生们通过“云视课堂”与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云南省金平县第一小学的师生相聚在“云端”,同上一堂党课,感悟党的光辉、礼赞百年华诞。
 
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云视课堂”
 
  此次活动由市教育局组织。党课分为3讲,分别由沪、滇、克3地教师通过发掘整合3地红色资源形成教材,并结合自身经历从3个主题展开。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建青实验学校邀请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童科以《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地标》为题,向学生们作了第一讲,通过弘扬党的初心和使命,让“初心”薪火相传;
 
  金平一小党总支书记冉红艳以《红色故事引领成长》为题作第二讲,通过红色故事向同学们传达“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北师大克拉玛依附校第一党支部书记曹倩以《花开天山 情满新疆》为题作第三讲,讲述了3个感人的故事,鼓励学生们从小立志学习党史,感受团结力量。
 
  3位教师通过各自地域的红色教育资源,为3地的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充分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红色革命精神不因时代变迁而失色,更不因岁月流逝而黯淡,它与我们每个人情感相连、心灵相通……”7月2日,克拉玛依明园学校的“红色小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全校师生讲解学校党史文化墙展示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史、长征之路、革命英雄故事等内容。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明园学校党委营造了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制作了内容丰富的党史文化墙。
 
克拉玛依明园学校的“红色小讲解员”正在讲解学校党史文化墙
 
  党史文化墙一共分5大板块,每个板块1个主题,板块内容以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时间轴为主线,以重大事件、英雄故事、重要历史时刻为重点,贯穿学校教学楼的外墙墙体。
 
  学校还随机开展了“参观党史文化墙——我是红色小讲解员活动”。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了22名小讲解员,为学校两个党支部、五个教研组、十个班级进行了讲解。
 
  “讲解过程中,红色文化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党史知识熏陶了孩子们的成长,党史学习为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深深种下一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红色种子。”克拉玛依明园学校教师孙霞说。
 
  在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还有多个学校颇具特色——
 
  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通过“课前三分钟”“主题导师会”等开展党史学习活动,共同观看《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一封家书》《大党·必修课》等学习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市第二中学积极推进党史特色教案编写,打造了“党史特色课程”,老师结合党史知识,科学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党史、触摸党史、融入党史,实现了党史教育走深走实,党史课程入心入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克拉玛依市委教育工委按照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的要求,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好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切实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思政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我市青少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截至9月4日,全市教育系统累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各类学习400余场次,累计参与人次达8万余人次。
 
康城小学合唱队表演的舞台剧《老班长故事》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将“四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和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范围,为青少年学习“四史”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各学校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人人上台讲,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讲清楚,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强化干部教师对“四史”的深入了解。
 
  教师将中央指定的学习读本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四史”大学生读本作为“四史”类课程的重要教学依据,将党的历史以及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科技发展史、石油精神传承史等内容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独山子区第六小学举行“学党史 跟党走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党史系列活动
 
  各学校通过各类党史学习教育课堂,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加强青少年的“四史”学习教育。
 
  全市各学校少先队部、团支部、党支部通过班队会、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党日团日活动,聚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广泛开展“四史”专题大讨论,分享学习“四史”心得体会。
 
  各校通过开展诵读校训、读书演讲、歌咏比赛、英模进校园、参观红色阵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各学校结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创新方法手段,深入开展“童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五老”优势和社会教育的功能,创新活动载体,为青少年“颂党恩”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教育内容,为青少年学党史提供有效途径。
 
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百名老党员和百名少先队员共同体验党史学习教育“三堂课”
 
  各学校深入开展“千名党员学党史、万名师生共奋进”党史系列竞赛活动。全市教育系统7000余名教职工和6万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全体师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各学校还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百年荣光·我们都是奋斗者”文艺作品征集评展活动,展出优秀代表作品150个,全市2000余名教职工、2.3万名学生参观了作品展。
 
  我市12所学校联合开展“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开放40年科技成就展”,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天体物理学、深海探测、信息通讯等领域的重大成果为切入点,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党爱国情怀。目前,共有500余名教职工、1000余名学生参观学习,24所学校进行了参观预约。
 
  各学校以党史知识竞赛、画说党史、手抄报比赛、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观看党史影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听、说、写、画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爱党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开发研学资源
提升综合素养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作,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克拉玛依市将全域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举措,积极打造克拉玛依研学之城品牌,争创文化润疆引领示范区,构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支点。目前,克拉玛依研学之城建设成效显现、成绩斐然。
 
  随着“文化润疆青少年教育示范项目”系列活动的陆续上线,克拉玛依市大力开发极具特色的优势研学资源,一批研学基地、营地等项目落地,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把爱国的种子深深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大地艺术·戈壁花开”大型艺术研学活动
 
  “一城一魂”品格力量公益研学活动,让成长在克拉玛依和走入克拉玛依的青少年深刻感受到这座现代化城市的魅力;“大地艺术·戈壁花开”大型艺术研学活动在克拉玛依飞机起降俯视场域开展,获央视纪录频道、央视频、微博联合直播;“城市探秘·国宝探秘”以优质内容联动城市五大场馆,获央视、《人民日报》等20余家权威媒体报道;与《中国青年报》联合打造了“我‘疆’全速奔向你”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微综艺,以新疆大好河山为生动教材,让更多人爱上新疆,并愿意来新疆做研学导师志愿者;“开学第一课——胡杨精神”从自然生物到人文历史,让正值开学季的青少年真切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直播活动观看总人次达150万。
 
  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克拉玛依积极打造“时时处处人人皆可研学”的研学之城。结合城市实际发展特征,以内容为核心,整合齐备多样的自然景观、各大场馆、实训基地及潜在的丰富研学资源,模块化科学开发以城市精神为核心,五育融合、德育为首、主题为纲的矩阵式城市研学菜单内容体系,现已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让城市变成了一座游乐场。
 
参观黑油山景区
 
  克拉玛依研学蔚然成风,惠及城市广大中小学生。仅今年4月底至5月中旬,已有7000人次参与。孩子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与社会、自然、伙伴、自我建立了连接,不仅增强了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理解,也提升了幸福感以及对文化的认同感。荒野博物、野外生存、湿地观鸟等日常活动,“六一”游园会、超级妈妈下午茶、学校基地联合教研等特色活动持续不断,研学已经成为城市惠民之道、孩子成长之方、缓解家长焦虑的良药。
 
  泛研学具有教育和旅游双重属性,核心是文化,兼具文化产品属性,可以轻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克拉玛依在城市研学内容体系基础上,一方面,盘活存量资源,为城市相关存量固定资产等定制化开发特色内容体系,运用市场手段,将内容体系化呈现于闲置的基础设施中,助力城市资源全面盘活,孵化研学营地建设、衍生品开发、师资培训学校等配套产业,助力文旅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引入增量,以头部文化资源联合开发为指导思想,引入重点项目《花开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精品项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资源,引入央视《一堂好课》、国家体育总局“营动中国”、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管理人员线上培训、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等资源,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落地,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研学无界,润物无声。2021年,克拉玛依以“十四五”规划为新起点,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作,不仅全力助推地区奋斗精神与人文积淀等优势研学资源的开发,也促成了相当数量的研学基地打造,将克拉玛依市筑成了一个不设围墙的“学校”,让学生在探究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行走中传承文明。
来源:克拉玛依零距离
本期编辑:丁天英杰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