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讯(记者 杨楚怡 蔡金元 通讯员 张海燕)4月1日,准噶尔盆地中部达13区块的CCUS措施增油项目生产现场,注碳补能井的井口压力参数显示正常。随着该区块完成2600余吨二氧化碳注入,准噶尔盆地东、中、西部首次实现二氧化碳规模化注入全覆盖,标志着我国陆上油田CCUS注碳规模再上新台阶。
CCUS是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其通过捕获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油层驱油,实现提高采收率和碳封存。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创新构建“碳源掌控、注碳运行、动态跟踪分析与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自2022年起在准噶尔盆地东、西部开展CCUS技术试验。截至2024年底,新疆油田年注碳量已从10万吨跃升至50万吨,成为全国注碳规模最大的CCUS产业基地之一。其中,位于盆地西北缘的八区530井区克下组油藏先导试验区油藏开井率较2022年提高了59%,累计增油3.5万吨,助力油田CCUS规模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今年,新疆油田公司不断加快“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步伐,持续扩大注碳规模,首次在准噶尔盆地中部达13、玛东2等区块开展CCUS规模注碳试验区。
新疆油田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副经理万青山介绍,玛东2区重点工程从4月份起将分阶段投运,通过优化二氧化碳源汇匹配方案,构建了覆盖全盆地的源汇和运输网络,“我们已在碳源采购、运输和注入上全力保障,确保该项目高效投注运行。”
随着准噶尔盆地三大试验区协同推进,新疆油田计划2025年形成80万吨年注碳能力,相当于年植树720万棵。下一步,新疆油田将通过构建“四纵两横”二氧化碳环网,在准噶尔盆地打造多个百万吨注碳试验区,为传统油气田绿色转型提供示范样本。

责任编辑:沙露 本期编辑:吕梦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