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丨雷锋精神的文化根基需要延续

2025-03-05  

□沙露

  今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在这6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雷锋精神从一个时代符号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一种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雷锋精神的文化根基得以延续,如何让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雷锋精神的文化根基在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正是这种文化基因的现代延续。从“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古训,到雷锋“钉子精神”的践行,再到现代社会中无数雷锋式人物的涌现,雷锋精神始终与中华文化的内核相呼应。这种文化根基使得雷锋精神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集体价值的体现。它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克拉玛依市,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来自河北的打工者赵亮在生命垂危之际,选择捐献自己的肾脏,挽救了两名新疆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见2024年7月4日“克拉玛依融媒”微信)。赵亮生前曾说过:“新疆人民善良有爱,我得到过他们的帮助,我也想回报他们。”这种朴素的情感,正是雷锋精神文化根基的延续。
  雷锋精神的延续,需要我们从文化层面进行传承与创新。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学校、媒体和社会组织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雷锋精神成为每个人的价值追求。其次,我们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雷锋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助人为乐上,还要体现在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志愿服务等更多领域。只有让雷锋精神与时俱进,才能让它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外,雷锋精神的延续还需要制度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在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为雷锋精神的实践提供了制度支持。例如,克拉玛依市通过红十字会等组织,为器官捐献提供了规范化的流程和保障机制,让“生命接力”成为可能。这种制度化的保障,不仅让雷锋精神的践行更加规范,也让社会的善意得以延续。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马超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