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开栏语】心怀“国之大者”,办好“为民小事”

2025-02-19  

刘亚峰  

  “百姓热线”这个栏目是民生记者张凤的新闻专栏,专门集纳她接到市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后奔赴现场采制的短视频新闻作品。
  这些求助电话所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全部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暖气不热了、水管漏水了、有人喂流浪狗了、小区栅栏坏了、摊贩乱摆摊了、停车停的不是地方了……
  其实,从接到电话到作品刊播,记者张凤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了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解决百姓所求助的问题之中,或者耗在了调解不同主张的市民之间的矛盾当中,采制新闻作品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只占整个过程的很小一部分。
  换句话说,这个新闻专栏的作品只是所谓的“采访工作”的副产品。
  上述工作,张凤已经坚持了11年,但直到2024年才为她的这项工作设置了新闻专栏,因为之前10年,“百姓热线”主要采用广播的传播方式进行报道,而市民求助电话是没有规律的,所以很难定期播出。从2024年起,张凤采用了现场视频报道的方式,通过“克拉玛依融媒”微信视频号和“克拉玛依融媒”抖音号进行发布。
  新媒体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广播。就在“百姓热线”短视频版播出几期之后,“张凤”成为了克拉玛依市各个小区的大爷大妈口中和微信群里的热词,“百姓热线”成了“百姓‘火’线”。
  但“张凤”这个名字出现的场景和语境往往不是那么和谐——“你(你们)再这样(不讲理),我给百姓热线张凤打电话!”
  这句话当中,隐含着接下来的高难度工作——这些上升不到法律层面解决、但却让百姓闹心的问题,大家才会找张凤。
  而张凤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普通记者。
  于是,《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成为了张凤“采访调解工作”的理论依据;“婆媳关系处理技巧”“如何与邻居相处”“宠物狗的习性”……也成为了张凤做好“百姓热线”的业务技能培训材料。
  这是不是一种“岗位错位”呢?
  张凤不这么认为——
  “我的确是带着双重身份去热线现场的。”张凤说,“一方面,我以记者的身份如实记录、报道问题和矛盾;另一方面,我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安抚、劝解当事各方。”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毛竹山村考察调研时强调,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心怀“国之大者”,办好“为民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党委决定,“百姓热线”这个新闻栏目将长期办下去。民生记者张凤说,这个栏目中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检验我有没有办好“为民小事”的证明,都是激励我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的鞭策。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