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王雯婧 通讯员 高迎春
新中国成立不久,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蓝图已勾画成形。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的前身——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大队正式成立。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儿女,怀揣“誓为祖国献石油”的决心和信心,把青春和热血抛洒在了这片戈壁荒漠上。
支农青年合影。
回首峥嵘岁月,恶劣的自然环境、简陋的工作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住帐篷、啃窝头、就咸菜、喝凉水都是常有的事。为了让职工吃得饱、住得好,安下心、扎下根,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大队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让职工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保障有“食”力
都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那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如何才能让职工吃得饱呢?定量发粮成为根本之策。
采油工艺研究大队根据职工工种的不同,为职工制订每月的粮票,粮票上画着喷涌油流的采油树,这是大队特有的标志。粮票大致分为粗粮、细粮两类,包含菜票、饭票、馍馍票等。
20世纪80年代粮票。
20世纪90年代粮票。
“我们的粮票发放比例很合理,单身职工可以把粮票换成食堂的餐票,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有家庭的职工可以拿着粮票去买粮食。”采油工艺研究大队退休职工潘竟军说,“如果有人加班晚了,给食堂师傅说一声,师傅就会温着菜,再晚都能吃到口热饭。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人生病了,食堂还能做病号饭,煮些面条、菜汤、荷包蛋之类的,非常人性化。”
不仅如此,为了让职工吃得饱,采油工艺研究大队于1971年开始筹办农场,在700多亩地里种植农作物,发展养殖业。到了丰收的季节,大队每周会安排职工去农场拉菜,将土豆、白菜、萝卜、玉米等分装好,发给各科室,各科室职工以抽签的方式拿菜。
20世纪70年代,职工在单位农场割麦子。
“1976年8月至9月,我参加过单位农场的夏季麦收,因此了解当时的农场情况。为了搞好农场,职工和家属工分批轮换支农,栽秧、灌溉、施肥、除虫、除草、收割、脱粒、扬场、晾晒……直到颗粒归仓,几乎每个环节都是大家一起干,很少请人来做。”采油工艺研究大队退休职工陈浩说,“因为农场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会在农场里养猪、养羊,改善大家的生活。为了囤冬菜,我们在单位里建了菜窖。不仅如此,我们还自建温室,种木耳、花菜等,丰富大家的餐桌。”
20世纪80年代兴建的养鸡场。
据陈浩回忆,采油工艺研究大队领导班子并不满足于让职工、吃得饱,还想尽办法让职工、吃得好。他说:“农场除了种粮食和蔬菜,还种油菜籽、甜菜、西瓜和甜瓜,夏天给大家发西瓜和甜瓜消暑。同时,单位会把油菜籽、甜菜拉到附近团场换成清油和白砂糖,年底的时候分给职工。”
20世纪80年代,为职工供应副食。
“提到我们单位的吃食,就不得不提食堂做的豆腐干。要知道,当时的克拉玛依,食物种类可没有现在丰富,我们单位的豆腐干算是一绝,好多外单位的人来找我们单位的职工,就为了托关系买豆腐干。”采油工艺研究大队退休职工王爱敏说。
王爱敏口中的豆腐干,是由当时的职工周朝文带着家属工做出来的。周朝文负责配料和卤制,其他人负责磨豆子、晒豆腐等环节。豆腐干每日定量售出,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凉拌或者配其他蔬菜炒制。
“豆腐干香得嘞!那个味道到现在我都忘不掉。”王爱敏说。除了豆腐干,鱼和鸡蛋也是当时的稀罕物,每到发鱼和鸡蛋的时候,采油工艺研究大队的职工都能惹得周围邻居羡慕不已。
美好的生活一直继续着,到1984年6月,采油工艺研究大队成立了生活服务公司,增加了服务内容和经营项目,如自制啤酒、副食品加工等,并逐步配套生活服务设施。1986年,又兴建鸡舍,饲养禽鸡,改善职工生活的脚步从未停歇。
这正是——
饭菜供给暖心胃,特色食品引人羡。
吃食保障做得好,职工幸福笑开颜。
安居变优居
20世纪60年代,在大规模勘探开发克拉玛依油田的热潮中,全国各地的人们不畏艰苦,用青春、汗水、热血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壮歌。
当时,参加火烧油层热力采油试验的近百名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大队职工和家属居住在30余座“地窝子”里。“地窝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已经是个模糊的概念了,但对于早期参与克拉玛依油田建设的石油人来说,“地窝子”是他们曾经最温暖的家。
何为“地窝子”?就是在修建房子时,半截建在地上,半截在地下,也被称为地窖。“地窝子”不仅是职工居住的宿舍,还是大伙的会议室、食堂、商店、邮电局,有不少职工在“地窝子”里成了家,有了孩子。
那时,克拉玛依常常出现大风天气,12级大风一刮就是24小时。狂风来袭,飞沙走石,尘土直接从房顶往下掉。如果碰上下雨天,雨水流进“地窝子”,必须赶快拿水桶和脸盆往外舀,否则“地窝子”被水一泡就会倒塌。
除了“地窝子”,“夏天热,冬天冷,隔着屋顶数星星”的帐篷也是不少职工的家。因为住房条件有限,单身职工被安排在帐篷里睡大通铺,虽然生活少了些私密性,但是讨论起工作来倒是方便了不少。已经成家的职工大多是两家共享1个帐篷,帐篷中间用铁丝挂着一个帆布帘子。
每次刮风的时候,帐篷被吹得呼呼直响,晃来晃去,像地震一样。这时候,帐篷里的男职工就会顶着风出去固定帐篷的地角铁,确保帐篷不被风吹走。
即使住宿条件艰苦,采油工艺研究大队职工却都觉得很幸福。“那时候很多单位都有外号,我们单位也有,叫‘可怜大队’,可是,其他单位的职工都羡慕我们,他们都说,‘可怜大队’不可怜。现在想想,的确如此,不论是地窝子还是帐篷,不论是单身还是有家庭,单位都给大家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可怜大队’一点也不可怜。”采油工艺研究大队退休职工宁贵岐说。
为了让职工住上风刮不进、沙吹不进的房子,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在1965年至1985年期间,共兴建所区职工集体宿舍(平房)达4847.31平方米。同时,大队还为生产基地建造职工宿舍,于1983年在风城稠油试采生产基地修建职工宿舍6幢,并配备了列车房与木板房50间。1985年,在九区热采基地修建集体宿舍14幢。
到了1982年,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又修建了81-1型职工宿舍楼1幢。宿舍安排专人管理,配有电视、电话等设施,设有值班室及图书阅览室。
除职工宿舍外,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在1971年至1983年间,为农场修建集体宿舍10幢。
20世纪90年代,油田工艺研究所全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队里职工俱欢颜。
1980年起,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开始兴建楼房,先后在长征新村、石油新村、和平新村建造职工住宅楼和生活服务设施。
这正是——
领导重视强推动,房屋设施有改善。
职工喜圆安居梦,精神饱满干劲足。
关爱暖心扉
那个年代,尽管条件艰苦,职工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他们满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大队,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每周分菜的时候,家里还有余粮的职工会把自己分到的部分让给家里孩子多的职工,让菜的时候还不忘说上句:“我家还够吃,你把我的拿回去,别饿着孩子。”再比如,每逢过节,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会从自家的口粮中匀出一些大米、蔬菜、清油等物品,前往困难员工家中探望。
为职工送服务、送关怀,采油工艺研究大队用真心、出真力。1977年,在大队党委的引导和支持下,大队下辖的9个基层单位建立了10个互助储金会。互助储金会遵循透明和公平的原则,以金融活动的方式,达到保障职工生活的目的。
互助储金会的成立不仅有助于缓解职工在经济压力下的困境,也促进了大队的团结与和谐。仅在1980年,互助储金会就为400余人次解决了困难,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
从1980年3月起,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对病、伤、体弱在职职工和先进模范人物实行营养补助,并开设营养餐。1983年,大队按月给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罐头、奶粉等营养补助品。自1985年4月起,营养补助改为职工自购,凭发票报销。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女职工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让女职工的权益更有保障、人生更加出彩、生活更加幸福,采油工艺研究大队于1983年设立首届女工工作委员会,在女职工集中的车间、实验室与集体宿舍建立女工休息室、卫生间(含冲洗室),并从1990年开始,面向女职工普查妇女专科病,确保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20世纪80年代末开办的托儿所。
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在关心关爱员工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确保基本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于1966年在前进新村开办托儿站。1979年,大队考虑到职工孩子人数的增多以及职工住址的变化,又在和平新村设立托儿站。随后,为方便职工接送孩子,大队积极主动地与局市妇联协调,按居住地入托原则,将大队托儿所与钻井工艺研究所托儿所合并,由钻研所负责管理。1987年,根据职工实际托育需求,大队重新办起了临时托儿站。1992年,大队在院内规划建造了1幢2层托儿所楼,内设食堂、少儿活动室、休息室,并配备了少儿图书资料、娱乐器材以及卫生消毒器具和消防器材。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单位和局职工总医院协商,设立了医疗保健室,医院派了1名医生和1名护士在单位坐诊,给大家解决个头疼脑热、擦伤碰伤等小病小灾。”采油工艺研究大队退休职工王爱敏说。
可以说,当时的采油工艺研究大队就像是个温馨的大家庭,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这正是——
送米送菜送温暖,企业关怀暖心窝。
医疗托育保障好,生活无忧向未来。
60载时空穿越,60载风雨兼程,60载沧桑巨变。展望未来,新疆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将继续想职工之所想,行职工之所嘱,持续开展各类服务保障工作,让职工不断获得更多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