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
今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措施,强调要将“以基层为重点”放在重要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专业培训是核心要素。为了提升基层人员的能力素质,不少机构都在培训上下了不小的功夫,将“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一套培训“组合拳”打完,确实对提升基层医疗人员的能力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也有一部分机构在组织培训时忽略了培训的初心和本意,只注重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或者邀请行业专家授课,过分追求培训形式的“高大上”,热衷于表面光鲜的排场和轰动效应,这样学取的“真经”很容易“消化不良”,耗费人力财力不说,培训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基层医务人员与广大群众的联系最为直接且紧密,是衡量整体医疗水平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基层医疗培训唯有“俯下身”倾听基层声音,“扎下根”深入实践一线,充分融入“泥土味”,才能精准对接实际需求,真正惠及广大民众,提升全民健康福祉。
首先,培训的内容要多一些“泥土味”。基层医疗人员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群众,联系最多的也是群众,只有了解一方水土,才能真正“帮到点子上”。因此,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需求为导向,实效为目标”,在开展培训前做好情况调研,摸清基层医疗人员的实际需求,只有按需供给、量体裁衣,才能让培训的效果最大化。以近期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在克拉玛依市举办的基层麻醉培训班为例,该项目的发起者在制定培训计划前,广泛收集并分析了培训对象的薄弱环节与实际需求,这种“精耕细作、厚积薄发”的筹备方式,不仅确保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赢得了学员们的广泛赞誉。
其次,培训形式要多一些“泥土味”。笔者采访过不少专业培训,往往是专家在台上“自我陶醉”,而学员在台下“猛打瞌睡”。究其原因,“传教式”“灌输式”的培训方式恐怕难辞其咎。医学专业知识本就晦涩枯燥,更需要培训策划者在形式上多些巧思、多出新意。比如,把课堂搬进医疗现场、临床一线,在不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的前提下,邀请专家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再或者,将学术讨论、趣味竞赛、情景模拟等小活动巧妙穿插到培训的各个环节,真正让基层医疗人员在兴趣中参与、在学习中思悟、在活动中受益,通过培训收获学以致用的知识。
再者,培训师资的选择也应多一些“泥土味”。在医疗培训中,师资力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以往,一些培训项目往往倾向于邀请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但缺乏基层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这样的安排虽然能确保理论知识的权威性,但往往难以贴近基层医疗人员的实际需求。因此,在选择培训师资时,应更加注重其实践经验和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理想的培训师资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还应深入了解基层医疗工作的特点和难点,能够与基层医疗人员产生共鸣。我们依然以此次基层麻醉培训班为例,其授课教师均具备双重身份:既是行业内备受尊敬的学术权威,也是临床一线的业务骨干。这些教师的授课思路和形式精准对接了基层医疗人员的实际需求,切实有效地为学员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
总之,基层医疗培训不应是高高在上的理论空谈,而应是根植于泥土、服务于人民的实践指南。只有当培训真正俯身于基层的广阔天地,扎根于群众的健康需求,以“泥土味”为底色,才能培育出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基层医疗人才,才能让每一次培训的努力转化为守护民众健康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