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塑造健康家庭环境, 让孩子远离暴力

2024-08-14  

●陈晓丹

  近年来,校园暴力伤害事件在国内时有发生,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牵动着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神经。

  笔者认为,除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保护自己并惩戒施暴者,如何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防止孩子成为施暴者,更应该成为每个家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从目前曝光的一系列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施暴孩子的外在形象已经远非人们传统观念中的“人高马大、举止粗俗”之态。相反,他们中不乏在旁人眼中成绩优异、听话懂事的孩子,这样的反差让人震惊。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深入探究,我们能够发现,诱因之一指向了家庭教育环境这一塑造孩子人格与价值观的最初摇篮——

  有些是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角色缺失或角色发挥不足。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在孩子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参与程度较低、参与意识淡薄,或只注重给孩子积累物质财富,而不重视孩子的精神培育,导致孩子出现品行问题。

  有些是家庭环境本身存在暴力、冷漠、溺爱等问题,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塑造作用。一些父母习惯用拳打脚踢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从小就缺少亲情带来的安全感,久而久之也变得富有攻击性,选择以暴力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解决问题;一些家庭过分娇惯或放纵孩子,使孩子习惯了“唯我独尊”的行为方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力。

  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课堂,其环境与氛围的塑造对于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家庭的价值观都会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通过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可以更好地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

  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开放而诚实的对话,帮助孩子表达情绪。有研究表明,在充满爱、尊重和理解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展现出较低的攻击性和暴力倾向,更倾向于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家长的情感支持、有效沟通都是孩子学习如何处理情绪、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远离施暴行为。

  另外,家长可以在家庭中设定明确且一以贯之的规则,帮助青少年形成自我控制能力,理解个人行为的责任与后果。家长在执行规则时也要公正、理性。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学会用理智和成熟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责骂或惩罚。

  最后,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变化。当孩子面临学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关注和疏导,就可能成为暴力行为的导火索。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活动,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必要时,要主动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与干预,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陈晓丹
本期编辑:王若惟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