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严文成)截至7月中旬,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五区通过对长停井实施大修管线、井筒大修、补层上返、套管头治理等措施,恢复生产16井次,累计增油491.3吨。
修井队在采油作业五区进行长停井套损治理及补层上返作业。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段新军 摄
历经20余年的吞吐开发,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五区部分老井因挖潜难度日益增大和资源劣质化等瓶颈问题已经停产。为了使这些长停井重焕青春,最大限度地提高老井贡献率,该作业区联合该公司地质研究所、工艺研究所对停关井进行恢复治理,即通过分析长停井剩余油潜力、复产难度和产出投入比等,按照“地下潜力、井筒治理、地面再利用”一体化原则,开展长停井“治扶”工程,确保实现产量与效益的“双丰收”。 针对长停井的复产能力评价和地面设施设备恢复难度较大的情况,该作业区地质人员遵循炉线配置、分步实施、先易后难、效益优先的原则,在地质研究所的帮扶下精细开展长停井的潜力论证,并对长停井潜力和停关原因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井存在的“病症”进行科学诊治,确保取得良好的复产效果。 由该作业区管辖的六东稠克下组边界西白百断裂带周围老井于2000年投产,由于生产时间长和井筒套损问题,多数井因低产和高含水关井。地质所科研人员通过对油藏构造重新认识,认为该区域上覆齐古组和断层上盘石炭系具备复产潜力,在该区域部署1口井上返至石炭系、3口井上返至齐古组进行油藏再认识和论证,通过有效的复开手段使这4口井全部顺利投产。其中,65503井自喷转抽后日产液9吨/天、日产油5.4吨/天,增油效果最为显著。 “长停井的治理不是‘就病治病’,而是针对油藏、区块进行‘全面调理’,才能确保为公司原油上产注入新动能。”该作业区地质人员说,重油开发公司还将持续以点带面、经济有效盘活区域剩余储量,在实现当前增油的同时,为未来部署调整和转换开发方式提供借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