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城油田作业区员工在属地巡检。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徐楷超 摄
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马晓燕)近期,风城油田作业区油田地质研究所科研人员沙木哈尔·叶列吾拜正在分析现场的各类重点参数。此时,他化身油井“医生”,精准为低产低效油井“问诊把脉”,现场制定措施增产、优化注汽、精细调控等一系列措施良方,确保单井效益提高。
受轮次末期产量低、连续生产性弱、产量递减大等原因,该作业区低产井数占比仍在较高水平。当前正值二季度上产关键时期,风城油田作业区各生产区块聚焦产量提升,让低产低效井变为高产高效井,为竞赛上产蓄能攒劲。
该作业区在稠油常规开发区抓措施、优注汽,提高油井活力。随着吞吐轮次的升高,受储层物性差异及井间汽窜干扰严重等影响,油藏平剖面动用不均矛盾突出。针对此难题,风城油田作业区科研人员开展吞吐后期剩余油分布及潜力研究,制定油藏综合挖潜提效策略。措施增产方面,大力推进补层补孔、选层注汽和大修等主干高效措施,其中,补层补孔措施已完成年计划的90%,单井日增油水平达3.0吨以上。优化注汽方面,根据单井极限油汽比,对低效井实施缓注强排,高效井强化注汽,从单井上实现减注增效,已累计实施缓注强排106井次,节约汽量11万吨。
在超稠油SAGD开发区,风城油田作业区重点抓好氮气辅助、间歇注汽、吞吐扩腔等工作。针对老区SAGD井组蒸汽腔发育到顶、热损失增大的问题,该作业区开展氮气辅助措施,利用氮气的隔热、保压的作用,使其在油层顶部形成隔热层,降低蒸汽腔顶部热损失,保护盖层,提高热利用效率。针对汽腔发育规模大、部分井组汽腔连通或连片发育的井组,开展间歇性注汽措施,节约蒸汽的同时降低汽腔压力、释放蒸汽汽化潜热,达到用预热、增效益的目的。开展III类油藏吞吐扩腔措施,加速汽腔扩展,提高采油速度。截至目前,三类措施已实施333井次,增油3.9万吨,油汽比提高13%。
稀油水平井区块受衰竭式开发影响,地层能量下降速度快,整体产量递减大。为减缓单井递减,保障水平井稳定生产,该作业区科研人员不断总结水平井生产规律,根据地层压力与井筒流压的压差关系,提出了水平井地下调参为主、地面调参为辅的精细调控技术。根据单井地质、工程特点开展“地下+地面”复合精细调控,截至目前,已实施26口井,增油水平达43吨/天,效果显著。
“经潜力摸查,作业区稀油水平井区仍有45口精细调控潜力井,预计实施后可有效减缓水平井区生产递减,助力稀油稳产上产。”风城油田作业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