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诗经·郑风·溱洧》里的中华文化意象

2024-06-03  

●周浩(市教研所)

  《郑风·溱洧(zhēn wěi)》隐含了很多深刻的中华文化审美意象、价值观和社会风俗。当读到《郑风·溱洧》,内心跟中华文化产生共振时,我常常心潮澎湃,不由得为我们先祖对文明的求道精神和2500年前先民们质朴的生活状态感动。
  《溱洧》提到两条河——溱河洧河,这两条河虽不引人瞩目,却为中华诗词和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条著名的河流,即“泾渭分明”的泾河和渭河,它们在陕西流入黄河,很多文化均与其有关。而《溱洧》里的溱河洧河是在现在的河南郑州新密交汇后成为双洎河,注入淮河,恰恰这两条河流也跟泾河、渭河一样,是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河流。
  《诗经》一般分三章,如《周南·桃夭》第一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第二章“桃之夭夭,有蕡其实”;第三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卫风·木瓜》中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三章,一咏三叹是《诗经》的核心。而《溱洧》以两章描写青年男女约会的生活诗篇,就像克拉玛依河水来了后,在春天的世纪公园,青年男女约会的生活风情画卷。
  三月三“上巳节”这一天,先秦时代,先民们要去河边洗去宿垢,以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青年男女在祈福纳祥的美好环境里借机表达爱情,来自民间的歌手被这样的生活场面感动,就写下了这一著名的歌曲和诗篇,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生活的状态。
  “溱与洧,方涣涣兮”,“涣涣”就是春天河水碧波荡漾的样子,有流水声,也有河面微波起伏的画面。“士与女”就是青年男女、少年男女,“方秉蕑兮”是刚刚又拿着兰花。快到河边的时候,一个女子说:“我们去看一下河边,就再往河里更深处更宽广处去。”男子说:“我去过了,我不想去。”那女子就撒起娇来,非要再去一次,男子只得同意。
  看似简单的几个字,饱含了青年活力与生活情趣,最后二人互相赠芍药,这是一个场面,也是一个习俗。
  在第二段写道,溱水与洧水,水深而清澈,两岸挤满了青年男女。内容与第一段接近,这是重章的写法。
  这首诗中的兰花也叫泽兰,一般在水多的地方生长,出淤泥而不染,品性高洁。诗人韩愈曾经写了《琴操》,就有“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一句,赞美兰花。芍药也是常见于古诗中的花卉,“芍”与“妁”会意象形,且“芍”与“妁”、“药”与“约”形成双关。兰花和芍药是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花卉,但在中华文化中,它们别具意义,比如兰花是洗涤污秽的,暗合“去除污秽,引吉纳祥”。
  生命要跟着天地走,气血要随着节气动,一点一点的生活细节演变成了习俗,积淀下来,流传至今,就成了中华民俗。读过《溱洧》,我感慨于先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希望能践行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感受真正的文化脉络和生命悸动,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生生不息。
  原文阅读>
  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责任编辑:聂梦婷
本期编辑:唐艺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