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燕(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凤凰网推荐了六部豆瓣评分9.5以上的纪录片,从哪一部开始看呢?我首先选中了《但是,还有书籍》。这个题目是个转折句,前面省略了若干内容,我猜测应该是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书籍至少能从思想上给予引导,给人精神以慰藉。
纪录片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20-30分钟,各记录3个人,分别拍摄了编辑、作家、译者、旧书店主、绘本画家、书籍设计师及读者共15个人的故事。全片看下来,仿佛是一个人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一则则故事,在屏幕对面的我却一次次感动得鼻酸哽咽。
其中,编导少有地将镜头对准了翻译这个群体。我曾经做过兼职翻译,顺便了解过这个行业,收入低,待遇差,这是目前尚无法改变的现实。其实,翻译是再创作,有时候比创作还难。科技论文要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都需要费一番心思,更不要说文学作品的翻译了,要求译者中文和西文均须具有较高水准。
片中介绍的西班牙语译者范晔,是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大学。白天,他是西葡语系最受学生欢迎的副教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晚上,他伏案翻译西班牙语的文学作品。他是马尔克斯授权中文正式版《百年孤独》(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6月第一版)的译者。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他拿着微薄的翻译稿酬,还要坚持做这份兼职。那是他想把自己喜欢的西班牙语文学作品介绍给国内广大读者,让更多人一起体会他阅读时的感悟和收获。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知道了好几位绘本、图书设计方面的泰斗级人物,他们虽年事已高,但仍然活跃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其中有绘本画家蔡皋,图书设计师宁成春。生于1946年的蔡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图书编辑工作,她的作品《桃花源的故事》从其七年的支教经历中获得创作灵感,在中国古代故事与现代乡村的自然风光之间找到联系,画面清新自然,极富感染力。宁成春与蔡皋年龄相仿,上个世纪就已经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图书封面。薄英(Lan Boyden)是美国视觉艺术家、翻译、作家和画家,同时也是书籍装帧家,他的故事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深感汗颜。他在中国和日本学习数年,获得卫斯理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艺术史学位。他曾拜师张充和学习中国书法,对中国传统艺术非常推崇。为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他制作了张充和的书法作品《桃花鱼》,限量140册,每册都是手工印刷,手工装帧。他耗时三年制作的这套作品,封面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木材:印度紫檀、阿拉斯加雪杉和非洲的沙比利木。他把书籍制作成艺术品,打破了使用纸张的传统,将材质拓展到不锈钢、陨石、皮革等各种材质,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书籍最终的使命是让更多的人阅读。纪录片的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三个利用新媒体分享阅读的普通人。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很多人每天通勤都至少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什么也不干,有的人则利用这段时间读书。朱利伟是后者。她发现地铁上有很多人和她一样在读书,便开始拍摄地铁上的读书人,上传到豆瓣,意外收到了大量点赞。而小隐和杨早,则用短视频和音频的形式推荐自己读过的书。其实爱好读书的人并不少,他们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我们平时无法得知他们的存在,只有看见关于读书的照片和视频下数十万的点赞或评论,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人和你一样热爱阅读。
毋庸讳言,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数字媒体碎片化阅读量逐年增长,似乎远远超过了纸质书的阅读。但是,我以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仍然是纸质书。纪录片中的编辑、译者、绘本画家、书籍设计和制作者,他们费尽心血,力求让图书尽善尽美,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阅读体验。这些深层次的感受,只有手捧纸质书才能体会得到。
就像片中分享阅读的普通人一样,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通过在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读者的行列中来。尽管遇到的困难很多,但这项活动于员工身心有益,值得一年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