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冰 刘奎 蔡晓青 通讯员 王园媛)5月14日19时10分,危重脑卒中患者朱迪(化名)的命保住了。
5月14日,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用可称重担架车转运脑卒中患者。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多亏有了这部‘救命担架’啊!”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殷振江拍着救护车上首次投入使用的可称重担架车说,“患者一躺上来,它就可以精确获取患者体重并通过远程设备传输至急诊科。救护车行驶途中,我们根据体重提前配好静脉溶栓药物,患者一到医院立即施救。”
这部“救命担架”是该院护士吕世晖发明的。据SooPat专利检索,这款可称重担架车为全球首款。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目前,静脉溶栓是脑卒中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之一。但静脉溶栓有公认的窗口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延迟导致我国静脉溶栓率仅为5.64%。
其中的一项延迟便是称重。精确掌握患者体重是医师为患者测算静脉溶栓药物用量的必要前提。此前,称重通常在院内的溶栓病床上进行。该院急诊数据显示,称重要耗费5至10分钟时间。
发生脑卒中后,每分钟大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5至10分钟对于危重脑卒中患者来说,足以决定生死。在吕世晖十多年的护士生涯中,她目睹了太多因错过静脉溶栓窗口期严重致残甚至致死的病例。
“能不能设计出一款可称重的担架车,提前获取患者的体重?”2019年,这个想法在吕世晖脑中冒了出来。
吕世晖热衷于发明,截至目前,她已申请37项国家专利,其中有29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获批国家专利40余项。
2020年,揉碎了十几张图纸后,一款设计精巧的可称重担架车“诞生”了。这款担架车装有压力传感器和计算器,可以准确得到患者的体重数值,不仅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转运,也适用于需要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
2021年,该项发明成功申请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23年9月,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与广东省东莞市蒙泰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签署专利实施许可协议,授权该公司生产这款担架车。
今年5月,这款担架车试制产品成功下线。
“这一发明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院前急救领域的一大创新,它不仅提高了转运效率和抢救成功率,还为危重患者赢得了5到10分钟的黄金窗口期。”自治区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红燕说。
广东省东莞市蒙泰护理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仁英表示,该公司将着手担架车的批量生产,争取早日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