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田媛媛
4月17日,晴空万里,阵阵微风吹拂着红山嘴大地,春意浓浓。而此时,在采油一厂第二采油作业区23号站,几个红身影正伴随着阵阵电焊机的轰鸣声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就在上午12时10分,该站属地管理人魏小平像往常一样踏上了井组巡线之旅。巡线至一下坡处时,他发现地表一处有积水出现,经查看所在配水间后确认,原来是有两口注水井管线发生了刺漏。
片刻间,“应急小队”队长伍三志的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
“喂!伍队,23号站h02220、h9412注水井管线发生了刺漏,请速派人过来抢修。”电话那头传来了属地班长黄海南焦急的声音。
在原油生产运行中,采油一厂第二采油作业区一直把注水作为上产的“动力”,此刻,23号站因管线发生刺漏而停注,势必会影响井组的油井产量。加之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如果遭遇降雨就会给抢修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
接到汇报后,井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人员、车辆进行抢险。此时,发现管线刺漏的井组员工魏小平一边将相关井组和配水间停注泄压,一边拿着铁锹在“漏点”周围打好围堰,防止水流扩散。
13时许,伍三志、黄海南和叶迁3名抢险工作人员率先赶到现场。为了加快抢修进度,三人迅速下车联系电焊机运到管线“漏点”附近,随后又参与到了挖漏坑的工作中。
由于漏点周围的土壤与水结合已经成泥状,挖起来十分吃力,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几人的裤腿和工鞋上就沾满了泥巴,汗水前胸贴后背地把内衣打湿。大约半个小时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注水管线漏点终于被找到。
随着电焊机的轰鸣声响起,焊工师傅跳入漏坑内对管线诊断一番。
“伍队,这段管线腐蚀太严重,需要换管线。”
“就按你说的办!”随后,他们将皮卡车上提前准备好的一段高压管线搬到补漏现场,按照电焊工测量的尺寸井然有序地进行切割旧管线,预制新管线等配合抢修工作。
历经近3个小时的紧急抢修,腐蚀的管线更换完毕并试压正常,截至当天下午15时,h02220、h9412注水井随着管线内发出“嗞嗞”的过水声又重新恢复了正常注水。
在红山嘴油区蜿蜒的巡井路上,一辆白色皮卡车继续迎着春天为夺油上产而“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