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邵洪涛 记者 张兆耕
这是一个奋进的开局。
初春的准噶尔盆地,一系列新的开发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推进,勘探开发暖流不断涌动,增储上产脉动愈发强劲……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
新年伊始,新疆油田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就锚定“建设现代化综合性能源公司”目标,按照“解放思想、改进工作、开创新局”工作基调,秉持“科学统筹、实干为要”理念,聚焦生产经营任务目标,优化提升冬季生产运行模式,实现“五个到位”,全力拼搏,用首季“开门红”,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新作为开启新气象
还没嗅到春天的气息,准噶尔盆地就已“引擎”全开,各油区生产现场“热气腾腾”:车辆来回穿梭,塔吊挥舞长臂,机械轰鸣作响,石油工人挥汗如雨……
3月12日,吉木萨尔页岩油2024年首轮水平井压裂正式启动;
新疆油田勘探事业部西北缘项目经理部工作人员观察样品含油情况。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邵洪涛 摄
一周后,盆地西缘,百79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诞生新疆油田2024年勘探首口“春雷井”……
截至3月31日,新疆油田一季度取得“开门红”,累计生产油气当量460万吨以上,原油日产水平保持在4万吨以上。
良好的开局源于上下同心,源于高效组织运行,更源于科学统筹部署。
“全力深化油气高效增储上产;全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今年2月初,新疆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方庆在五届三次职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为今年油田高质量发展绘制了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在报告中,“加快”“加速”等字眼频频出现,更让听者顿生紧迫感。
新目标引领新作为。新疆石油人打开春天的方式,就是一个“拼”字。他们拼速度,拼效率,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增储上产,一幅干劲“满格”的生动图景跃然而出。
随着一声“开工令”响起,吉木萨尔页岩油2024年首轮水平井压裂正式展开,十余支压裂队伍汇集吉庆油田作业区,加速推动我国“页岩油革命”进程。
一季度,吉庆油田作业区以超产9000吨的成绩喜开新局。2020年3月至今,这个油区年产原油已经突破60万吨,今年将完成钻井100口、压裂110口,建产规模达历史之最。在这里,今年的完井工期只有36天,比去年缩短了3天;压裂作业比计划提前3天开工,6个平台19口井同时压裂,产能建设正加速推进。
“这样的速度,对尽快建成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有着特殊意义。”吉庆油田作业区经理杜雪彪信心满怀。目前,新疆油田已将“页岩油革命”列为2024年“十大”工程之一,在新疆油田的计划表中,2025年吉木萨尔页岩油原油产量将达到140万吨。
新思路带动新突破
距克拉玛依市区不远,两部“磕头机”卖力地“吮吸”着地层深处的原油。
这两口新油井所在的“二中区”,是新疆油田最早开发的区块,投产已近70年。由于产量不断衰减,这里许多油井已关闭停产。
去年8月以来,在这一区块,新疆油田新建油井100多口,“二三结合”“化学驱油”等新思路、新工艺的应用,让这个已经开发了近70年的区块重新焕发生机。
借助科技进步,新疆油田打破常规,把增储上产的目光投向老油区,通过精细油藏描述,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对克拉玛依、百口泉、乌尔禾、夏子街等多个老油田进行二次开发,形成高效稳产的新阵地。
新思路、新理念、新办法,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管理升级,都折射出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对高质量发展的渴望。
新疆油田八区530井区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站现场。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董雯 摄
在刚刚过去的寒冬,新疆油田公司开始打破往年冬季生产惯例,开足马力生产,各工程进度加快……
以前,随着冬季气温极速下降,原油流动性受到影响,还有一些油井因“病”或者冻堵关停,等来年春天才能得到维修,极大程度制约着新疆油田冬季产量平稳运行。
产油水平下降,呈现在新疆油田公司的产量图上,形如一条“微笑曲线”,被俗称为冬季“凹兜”。
去年入冬前,新疆油田公司深入分析了每年冬季各油气区产能下降的原因,提出构建科学、安全、高效、靠前的冬季生产模式。
为此,新疆油田公司科学部署、高效组织,靠前准备;各单位不断强化提升“风险研判、隐患治理、应急处置”三大能力,全力做好冬季生产保障工作。新的冬季生产模式把油气生产主动权从严寒手里“夺”了回来。
“今年一季度我们作业区油气产量基本和往年夏季持平。”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疆油田采油二厂第五采油作业区生产运行组组长陈其亮说,去冬今春,该作业区通过实行升级版“一井一策”,对辖区内所有油井水井,尤其是带病井和待修井进行精细管理,实现了冬季正常运转,大大降低了严寒天气对油井生产的影响。
新动能助推新发展
截至3月25日,准噶尔盆地各油区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0万吨,实现了新疆油田全年注碳目标“开门红”。这标志着新疆油田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取得重大进步,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
在新疆油田砾岩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区内,一辆辆满载液态二氧化碳的罐车,正在卸车注入CCUS储罐内;与此同时,另一储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正通过增压泵持续注入周边的油井内。
二氧化碳混相驱的原理是通过注入井将二氧化碳注入含油地层,使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发生作用,进而提高地层原油的流动性,推动更多原油流向采油井,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传统的石油开采过程中,采用注水方式只能采出地下原油储层约30%至40%的石油;如今,通过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强化石油开采技术,不仅提高了石油采收率,还实现了就地封存、减碳增油的目标。
随着先导试验的深入推进,新疆油田对二氧化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捕集的碳源也从位于克拉玛依市的炼化厂扩展到环准噶尔盆地周边的多家化工企业,为新疆碳减排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变碳为宝”“入地驱油”正成为助推新疆油田走向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新疆油田把新能源与油气融合发展作为重构绿色低碳开发方式、夯实油田低成本开发基础的重要举措,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传统能源。
新疆油田二中区生产现场。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邵洪涛 摄
目前,已有多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在油田建成投用。新能源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质生产力的助力,让新疆油田的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
在克拉玛依市郊的一片戈壁荒漠,由一片片光伏板组成的长条形矩阵,一眼望不到头。这里被称为“油田光伏电站”,正通过油田电网,源源不断地把电能输往准噶尔盆地各处,加快了油区“气改电”“电代油”的进程,为生产、生活“赋能”。
据电站管理者介绍,这样的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附近还有两个;去年以来,在准噶尔盆地腹地和边缘,油田电网难以覆盖的区域,已建成单井光伏电站的“零碳井场”有30多个,今年还有150个在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