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版照片:上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下图,人们争相眺望“东方红一号”通过北京上空(资料照片)
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这是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

2017年6月6日,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航天员王亚平(中)和中外少年进行畅想未来互动活动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愿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2017年6月6日,习近平向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致贺信

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在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思源实验学校的“航天梦 中国梦”主题科普系列活动上,老师为学生讲解航天知识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在首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2013年12月15日,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互拍成像(拼版照片,2013年12月15日摄)
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创造了世界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这一成就,凝结的是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汇聚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体现出的最重要意义就是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自信。
——2014年1月6日,习近平在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

2013年6月24日,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的截屏照片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2013年6月24日,习近平同神舟十号航天员亲切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