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罕见病,不免让很多孕妈和宝妈担忧和忐忑。所谓罕见病,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为“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或病变。在现实生活中,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血友病、线粒体病……这些疾病名称相信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听说过。不管是直白的名称还是美丽的代称,其实罕见病离我们并不远。
罕见病是如何发生的呢?
研究表明,80%以上的罕见病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且50%以上的罕见病会在出生时和儿童期发病。简单来说,如果夫妻双方存在相同的缺陷基因,下一代就很可能患病,而且这个疾病的发生,早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可避免了。所以,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罕见病的发生,必须要从孕前及产前检查开始,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降低包括罕见病在内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孕期要做8次检查
针对所有计划妊娠的夫妇,首先应该做常规的保健,评估是否有妊娠的高危因素,比如双方的健康状况、既往是否有慢性疾病、家族史和遗传病史,是否不宜妊娠,然后完成包括心肺听诊、计算体质指数(BMI)在内的全面体格检查。
孕前必查的项目包括血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艾滋病、梅毒、乙肝等。同时,女性朋友还可以增加TORCH筛查、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营养素检测、叶酸代谢基因等检查,男性朋友可以提前做精液检查。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帮助发现部分隐性遗传病,包括脊肌萎缩症、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耳聋等的携带者。如果夫妻双方有遗传病史,推荐遗传咨询,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遗传学检查和咨询。
无论是初次怀孕还是再次妊娠,准妈妈们务必按时按量完成产前检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孕期保健指南推荐产前检查的次数为8次。根据我国相关情况,中华医学会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次数为7次~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
定期产检意义非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总有小众群体不听从医生建议、拒绝产前检查……遗憾的是,这类宝妈的孩子往往因为错过最佳检查时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仅增加分娩风险,危及胎儿和宝妈的生命,甚至还会直接分娩出患有罕见病的出生缺陷儿,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
虽然罕见病拥有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等难题,但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涵盖了常见的121种罕见病,提供了简明扼要的诊疗流程图,大部分罕见病都与遗传因素相关,产前检查中也有一些检查可以筛查出部分常见的罕见病。
地中海贫血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疾病之一,高危地区计划怀孕的夫妻可以提前进行该疾病的基因筛查,指导怀孕。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取胎儿的基因型,有条件的准妈妈还可以选择无创产前检查(NIPT)来筛查胎儿的遗传信息。目前,第二代的无创产前检查可以筛查的染色体异常疾病扩增至100种,而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常见的罕见病。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尤其是有过罕见病胎儿孕育经历的准妈妈,最优的方案是孕前对既往罕见病患儿进行详细的遗传学查因,明确患儿的遗传学病因,评估再次妊娠的再发风险,从而指导适宜的妊娠方式;妊娠后,推荐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来对胎儿进行相关的遗传学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携带同样罕见病的遗传变异。
推荐有相关高危因素的女性在孕前接受遗传咨询,进行相关的检测,比如针对染色体病可以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检测方法;针对单基因疾病可以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等技术进行检测,以期尽早明确患儿遗传学病因及来源,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当然,还有一些罕见病不能在胎儿期发现。其中有部分类型,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以及耳聋等疾病,也可以在出生后进行新生儿筛查,便于尽早发现、及早干预。
总的来说,罕见病离我们的距离其实就是认真孕前检查和孕期检查的距离。提高全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和对罕见病患者的关爱,首先应该提高准爸准妈对罕见病的认知和对孕产期相关检查的重视。
来源:学习强国
本期编辑:史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