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通讯员 邵卫)墙上的“中华民族一家亲”长卷里,每一针都藏着故事;桌上的“民族团结树”根雕里,每一刀都刻着深情;陶泥做的“中华全家福”里,每一个造型都带着温度。
在独山子区第十五社区,非遗既是传统技艺,更是串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连心线”。今年以来,第十五社区以根雕、刺绣、陶艺为载体,以非遗为抓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该社区开展根雕活动5场次、呈现26件作品;挖掘刺绣传承人开设“针线里的中华情”小组,80余名群众互学技法、共绣“中华民族一家亲”长卷;开设陶艺体验课200余场次,居民在揉泥、拉坯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社区的“匠心工坊”常年开放,传承人驻点免费教学,促成12对师徒对子、学艺搭档;结合传统节日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举办“非遗文化嘉年华”,累计开展刺绣活动30余场次、文艺体验7场次;与学校合作开设30余场“根苗计划”“巧手绣未来”等研学课,让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外,该社区还组建了“研发小组”,开发“石榴籽”刺绣壁画、“守望相助”根雕笔筒等文创产品,通过社区集市、文旅合作推广,实现文化认同与增收双赢;梳理非遗历史,收集传承故事,借“微分享”“微党课”传播各族群众互助事迹;广泛宣传辖区传承创新中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效应,激励更多居民参与。

责任编辑:陈丽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