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黄富国 通讯员 崔洪磊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准噶尔盆地,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火烧山油田37号计量站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正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原油集输系统注入“绿色动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石油集团公司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发展战略,在新疆油田公司部署下,准东采油厂以光热光伏技术为笔、戈壁油田为卷,勾勒出向绿而行的发展新路。

准东采油厂光热集输现场。(图片由准东采油厂提供)
光热赋能,开启油田低碳集输新篇
石油在低温环境下易凝结,传统集输工艺依赖燃气或电加热,存在能耗与碳排放问题。准东采油厂瞄准火烧山油田太阳能资源优势——37号计量站周边地势平坦、日照充足、太阳辐射量高,于2023年创新设计1套385千瓦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系统。该系统以导热油为工质换热,配置55吨储热水箱,集热器收集的热量通过导热油储存,再与油田采出液换热满足集输需求。系统共48组集热器,以6行×8组放置,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
2023年7月系统投运后,光热用能占加热用能比例达65%,年减碳70吨,填补了新疆油田公司稀油光热清洁替代空白,使站场清洁能源替代率突破60%,年节约天然气3.5万立方米。
准东采油厂还自主研发混合热力控制系统,实现光—电—气耦合加热。“光热系统就像‘智能暖炉’。”火烧山作业区仪控班班长常永强介绍,该系统可根据光热出力自动切换模式,晴天以光热为主,阴天启动辅助电加热,既保证集输温度稳定,又最大限度降低能耗。未来通过调整装置规模和差异化配置,油田计量间、加热间有望逐步淘汰,实现低碳甚至“零碳”集输。
光伏添力,打造绿色供电转型样板
太阳能“取之不尽”,在沙南作业区,蓝色太阳能板正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助力油田上产。2024年9月,沙南作业区14口离网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启动运行,总装机光伏容量502.55千瓦P(光伏容量配置最高峰),储能容量2467千瓦时,可实现年发电量48.2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吨。该系统实现“光伏绿电+电池储能”低碳生产模式,推动老区油田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此外,准东采油厂探索“光伏发电+化学储能+热洗作业+参数优化”新生产模式:光伏板日照充足时直接驱动抽油机,多余电能储存至储能柜,夜间、阴天释放保障连续生产,同时可在低温环境下稳定供电,为“零碳井场”积累管理及技术储备,减少井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这种“零碳井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成为绿色能源与油气生产融合的典范,实现碳减排与能源互补,开辟出具有油田特色的新能源发展道路。
截至2024年底,准东采油厂在沙南、彩南作业区合计建成24口离网光伏电站,装机容量825.7千瓦,配置储能4077千瓦时。从光热集输到光伏供电,准东采油厂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责任编辑:沙露
本期编辑:何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