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陈小玮
在第41个教师节与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三喜相逢”之际,克拉玛依市教育系统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主线,挖掘优秀教师育人故事、开展系列特色活动,覆盖幼儿园、中小学、高中及高校,尽显全市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昂扬风貌。

9月1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举办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支教银龄教师王荣发作教育家精神主题分享。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9月10日,市第三小学举办庆祝教师节活动,老师在趣味运动场上玩得不亦乐乎。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关祥荣 摄
各学段校园活动将感恩氛围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
克拉玛依区红旗幼儿园以“童心送暖,感恩师恩”为主题打造沉浸式体验活动:大一班用图片、动画展示“老师的一天”,让孩子直观感受教师工作;大二班以“老师喜欢什么”分组探索,为手工礼物注入心意;中三班引入“拱手礼”,让幼儿在传统礼仪中领悟感恩文化,稚嫩动作与真诚笑容成为教师节暖景;小三班孩子用超轻黏土捏小花,用彩纸折爱心,在动手实践中传递祝福。

9月10日,克拉玛依区红旗幼儿园的孩子将自制礼物献给老师。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非尔代维斯·热夏提 摄
中小学与高中聚焦精神传承与师生互动——
市第二中学开展“师者荣光·温暖同行”活动,邀请建校奠基者吴淑华讲述1958年带领多民族女工攻克油井难关、参与学校筹建的往事,让师生感悟石油精神与教育初心;学生合唱团演唱《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致敬教师;新教师拜师仪式上,12位新教师向师傅行三鞠躬礼,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完成教育使命接力。

9月10日,市第二中学建校奠基者吴淑华在庆祝教师节活动上讲述学校创立之初的珍贵往事。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非尔代维斯·热夏提 摄
全市教育系统“重头戏”——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弘扬教育家精神座谈会于9月9日在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行。会前“感师恩、颂师德、送祝福”视频暖场;会上宣读《致全市教师的一封信》;市高级中学教师郭娟宣讲教育家精神;专题短片《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展现一线教师日常。

9月10日,北师大克拉玛依附属学校2025级高一新生阿依孜巴·阿迪力(左一)和同学回到母校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探望老师,并送上节日祝福。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9月10日,市第一中学初中校区举办庆祝教师节茶话会。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座谈会为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执教30年”“教育世家”等荣誉获得者颁奖。银龄教师代表袁苡芳分享教育幸福感悟。
“从小我就有一个教师梦,这份向往像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袁苡芳提及,38年教育生涯中,见证学生从懵懂到成熟,让她体会到“能把理想变成现实,是教育给我的第一份幸福”。作为我市第一届市级特级教师,她感慨个人成长离不开时代舞台,“能将所学奉献给时代,实现教师价值,这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成就感,是澎湃于心的幸福。”如今以“银龄教师”身份重返岗位,她表示:“虽退离一线,却能以新方式拥抱课堂,把经验传给年轻同仁,这种‘被需要’让教育生命延续,是岁月赠予的珍贵幸福。”
最后,全体教师重温《克拉玛依教师誓词》,彰显教育担当。
多位优秀教师的故事诠释“教育家精神”——
克拉玛依区红旗幼儿园葛晓慧老师将幼儿教育视作“慢养”之旅,用拥抱化解孩子难过,用游戏拉近距离。“孩子说‘葛老师的怀里有魔法’,这句话就是我坚持的动力。”葛晓慧笑着说。
葛晓慧的同事杨柳拥有双专业背景,12年关注幼儿个性发展,带领年级组细化职责、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要求孩子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这是教育的底线。”杨柳说。

9月10日,市实验小学教师在学生的夹道欢迎中走进校园。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9月10日,市第七中学新入职教师在青年教师拜师仪式上向自己的指导教师鞠躬行拜师礼。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闵勇 摄

9月10日,市第八小学三年二班的学生给老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教师节礼物。唐瑞翔 摄
市第二中学袁清老师拥有29年教龄,被学生称作“袁妈”。她创新英语“分层合作”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我想做学生前行路上的灯。”袁清说。
“油城名师”熊利波从教20余年,以“心灵唤醒心灵”为信条。曾有学生因初中数学不及格被批评而畏惧数学,熊利波每天用10分钟趣味数学游戏陪伴,半年后,该学生数学考出91分的好成绩,重拾学习信心;另有学生因家庭变故而沉默寡言,她通过家访与谈心帮学生敞开心扉,助其考入理想大学。“教育是平凡的,但能塑造未来。”熊利波坦言,“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用耐心和执着,参与每个孩子的成长。”

9月9日,白碱滩区远征幼儿园大班孩子在庆祝教师节活动上展示自己画出的老师形象。刘娟 摄

9月10日,乌尔禾区举办第41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优秀教师和助学企业受到表彰。克拉玛依融媒实习记者 黄俊哲 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援疆教师高兴波拥有37年教龄,于2021年主动赴疆支教,2023年签约留任至2027年,决心“把退休前的能量都献给克拉玛依”。他深耕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获评北京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最美援建教师”,学生评价其“带着思想与情怀如春风般沐浴我们”。“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既要教书更要育人。”高兴波说,“数字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快,我们得不停学习,才对得起‘教师’二字。”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教育事业成效显著——
成为全国第二个、西部首个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的地级市,中考总平均分、高考综合上线率稳居全疆第一;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在全疆率先完成校长职级制改革,出台银龄教师、“油城名师”、强师尊师惠师等人才政策;高校发展提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第二医学院等办学规模扩大,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国家“双高校”立项建设学校,毕业生留克就业比例超三成。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正朝着203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年建成教育强市的目标迈进。此次教师节系列活动,既是对教师辛勤付出的致敬,更是对教育初心的重申。未来,我市教育系统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书写教育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何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