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沙露 通讯员 郭阳 张博)9月4日,随着1200吨液态二氧化碳精准注入目标储层,新疆油田在玛51X井区重点评价井夏212X井完成第二层压裂施工,意味着全国首次全链路智能化二氧化碳前置压裂试验成功。
本次试验由新疆油田公司玛湖勘探开发项目部牵头攻关。该项目部工艺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继卓介绍说:“该试验依托‘智能控制系统+远程操控平台+无人化装备’三位一体技术方案,实现施工全程‘零人员’进入高压区,为国内同类工程打造了可复制的‘新疆样本’。”
对比传统工艺,该智能化系统解决了传统施工高压区风险高、应急响应滞后两大核心痛点。以往,二氧化碳前置压裂需大量人员现场操作,注碳时,人工调节精准度有限,且高压区作业安全风险高,易因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引发事故。新系统不仅可对施工全过程动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把控,还能及时察觉并处理潜在风险,大幅提升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技术攻关过程中,科研人员以“零人员”进入施工区作业模式,围绕参数匹配算法、信号传输稳定性、低温设备适应性等关键难题开展攻关,经多次现场模拟测试,最终优化完成该技术系统。
施工中,三大核心系统实现了协同发力: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网络实时采集压力、液位等参数,自动匹配设备工况并调节注入节奏,实现核心环节“自动驾驶”;后方技术人员借助远程控制中心,对井场自驱动增压橇、无人值守储罐等设备实施远程启停与故障诊断,让二氧化碳注入区实现“零人员”操作;智能预警系统内置20余类风险模型,如监测到异常,可在1秒内触发“关停—泄压”两级安全连锁,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新疆油田公司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注入工作上满发条,日注碳量达2400吨,加速向年注碳量100万吨目标奋力迈进。截至8月31日,年注碳量达54万吨。

责任编辑:姜蕾 屈斌
本期编辑:王若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