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敖清 通讯员 黄鑫曌)8月8日,克拉玛依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企业员工危险驾驶案时,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推动司法办案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取得良好效果。

克拉玛依区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图片由克拉玛依区检察院提供)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检察机关坚守客观公正立场,重点围绕是否认定“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这一从重情节,开展三重实质化审查,经细致论证,检察机关认定该行为人逃避检查情节显著轻微,不予采纳从重处罚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该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围绕“管控可能性”“刑罚必要性”和“危害严重性”3大焦点进行评议,最终达成不起诉共识。承办检察官依法向被不起诉人宣读不起诉决定书,并开展训诫教育,明晰其行为的法律后果。
案件办结不代表监督终止。承办检察官依托大数据筛查及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谈话,发现该企业自2023年以来已有4名员工因醉驾被移送审查起诉,暴露出企业在关键岗位人员行为示范缺失、8小时外监管存在盲区、警示教育机制不健全等深层管理问题。
在检察建议公开宣告仪式上,检察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向企业提出系统性整改方案,包括设立“警示教育月/周”、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纳入全员必修课、全面推行《杜绝酒驾承诺书》及建立刑事风险防控机制等。企业代表当场签收文书,承诺全面认领问题,按期整改。
此外,克拉玛依区检察院还延伸检察职能,联合区司法局、工商联、律师协会等组成法律服务团队,主动走进2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聚焦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管理等方面,帮助企业排查风险、答疑解惑,并形成个性化“法治体检报告”,提出防范法律风险、完善内部管理的建设性意见。
该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此案是克拉玛依区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治罪+治理”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精准认定案件事实、厘清法律边界,依托检察建议助推行业治理,检察机关实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监督效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检察力量。

责任编辑:陈晓丹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