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以“红柳精神”照亮气田征程——记原采气一厂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维修一班班长曹战平

2025-09-03  

  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李小娅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始终贯穿并支撑着曹战平40多年来在一线的勤恳付出。作为新疆油田采气一厂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维修一班原班长、工人技师,曹战平不仅带领团队攻克了气田生产中的多个难题,保障了北疆地区天然气稳定供应,更以“五家”班组文化创新管理,用技术革新与暖心关怀,在荒凉大漠中筑起了一支“守梦气田、笃志作为”的优秀团队,成为准噶尔盆地千亿方大气田开发建设中的“实干标杆”。
  2008年,42岁的曹战平调入当年成立的克拉美丽采气作业区。
  “沙漠里的条件这么艰苦,气田的工作也一点儿不轻松,如果不去制造乐趣,这沙漠怕是不好待啊!”曹战平心想。于是,一进入沙漠,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带班原则——“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为了减轻班组员工在沙漠工作期间的枯燥感,他立了一条班规:每人每天必须运动1至2小时。于是,他带领班组员工打沙滩排球、做广播体操、踢毽子……班组员工的精气神就这样逐渐提升。
  曹战平的奉献,体现在极端环境前勇往直前的担当。2012年冬,克拉美丽气田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极寒天气,为使DX1420这口新井安全投产,在零下46摄氏度的极寒状况下,克拉美丽作业区做出了DX1420井水浴炉紧急加水的工作指令。
当时,面对值班特种车辆蒸汽车和消防车被冻坏,从厂部增援的8辆加水车不是冻坏在路上、就是抛锚在井场无法启动的情况,曹战平不等不靠,一方面带领班员想方设法做好解冻开井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协助专业人员快速修理加水车,在野外荒漠艰难奋斗16个小时,终于圆满完成水浴炉加水任务,使这口高产气井一次投产成功。
  在安全工作方面,曹战平优化的装车鹤管液压系统、改进的卸醇工艺及加装的分离器保温箱,从源头规避了凝析油滞留泄漏、管线冻堵超压等高危风险;他还带领团队大幅提升分离器核心工艺,让分离器无需频繁停机解冻,将卸醇时间从4.5小时缩至1.5小时;他带领团队以“小改革”实现“大效益”,他们攻克的3项成果年节约费用合计超10万元,为气田低成本开发注入强劲动能。
  从青春到花甲,曹战平如大漠红柳般,把根深深扎在气田,既守好了生产的“责任岗”,也建好了班组的“精神家”。他用坚守、创新与温情,将奉献二字刻进每一次抢险、每一项革新、每一份关怀中,成为克拉美丽气田最动人的精神坐标。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邵文静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