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油城少年与二次元世界的故事

2025-07-09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陈晓丹

  曾几何时,二次元文化还是少数人的秘密花园,是一个带着些许距离感的标签。

  然而,互联网织就的庞大网络,新生代无畏的表达欲,使那道无形的次元壁正慢慢消融。

  近日,记者采访我了市3位青少年,她们讲述的,不只是对二次元文化的热爱,更是关于身份认同的寻觅,关于在虚拟社群中建立的真实羁绊,关于那些动画台词如何在不经意间,成为照亮现实困境的一束微光。

梦幻的窝

  纸镜镇。世界地图上没有它的名字,更无从找到它的坐标,它诞生于17岁女孩阿澈的想象中。

  纸镜镇地形狭长,全年雨雾缭绕,它的核心是分镜巷,巷子尽头,一条名为墨河的暗渠是纸境镇的命脉。纸境镇的另一面是无边森林,少年们在此狩猎,当然,森林自有守护者——灵猫,谁找到它,就可以唤醒墨河中沉睡的元素之灵。

  总而言之,那里所有故事都是奇异的、神秘的,它们从阿澈的笔尖流淌而出。

  阿澈说,她从小学开始接触动漫,从喜欢到痴迷,日常生活与二次元世界紧密相连——她追过的漫画加起来差不多能堆满一间房,卧室里存放着海报、手办等各种动漫周边。

  这两年,她开始尝试创作奇幻故事,纸镜镇是她最得意的创作,她对动漫的痴迷也构成了这个架空世界的“灵魂”。

  “创作这个故事的过程总是令我兴奋。”阿澈解释时指尖不自觉地比画着,眼神亮晶晶的,“就像分镜巷墙上的海报,其实都是我‘追番’这些年的心头好。”

  至于故事里那只守护灵猫,灵感则来源于她钟爱的一部动漫中的契约兽——它代表了动漫赋予她的,关于守护的浪漫想象。

  在阿澈的笔下,纸镜镇的故事逐渐丰满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鲜活的世界,她也逐渐意识到,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的界限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清晰——现实世界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可以融入二次元的故事中,让作品更加贴近人心,更加真实。

  阿澈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吸引了许多同样热爱动漫的朋友。慢慢地,他们也开始参与到故事的创作中。纸镜镇的街道上,开始出现由他们共同想象的奇异建筑,镇上的居民也逐渐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性格和背景故事。纸镜镇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象征。

  阿澈说,她清楚二次元世界只是虚拟的“窝”,她也热爱着现实世界中的朋友和家人,可每当夜深人静,她还是想要回到这个“窝”里,创造自己理想中的角色,体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触及的冒险和情感。

人生主角

  阿澈渴望塑造出鲜活的二次元形象,还有一群少年,则竭力将动漫角色从虚构的二次元中带入真实生活。

  清晨,城市尚未完全苏醒,18岁的溪溪就已经坐在了梳妆镜前。

  选蓝色假发还是银白色?这个选择将决定她当天要Cos(装扮)的动漫角色。

  溪溪有双圆圆的杏核眼,皮肤白皙,身材修长,是朋友眼中的“天选”Coser(角色扮演者)。

  两年前,溪溪在广州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大型漫展,当时的场面直到现在依然清晰如昨日——扮演着顶级人气角色的Coser们被层层叠叠的人群簇拥着,快门声此起彼伏。在闪光灯的映照下,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屏幕内的角色,仿佛被赋予了血肉,带着强烈的存在感,从屏幕中跃入了现实。

  溪溪站在人群中,一种强烈的悸动攫住了她:“原来热爱可以这样具象,这样耀眼。”

  那次体验让溪溪体会到了Cosplay(角色扮演)的魅力,让她坚定了成为一名出色Coser的想法。自那以后,溪溪开始用心钻研化妆技术,仔细揣摩原著漫画中角色的背景故事、性格逻辑甚至标志性的小动作。她的每一次亮相都能令人眼前一亮。

  正午时分,精心装扮的溪溪和朋友们在汇嘉时代克拉玛依购物中心碰面了——这座商场如今是克拉玛依青少年Coser常去的聚集地,节假日时,常常能在这里见到年轻的Coser。银发飘飘的剑客、裙裾飘动的古风少女、手持法杖的魔法师……年轻的面孔们带着各自的幻想与热爱,分享着只有同好才懂的兴奋与默契。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份投入。好奇的打量、探究的审视如同无形的触角,会时不时地探过来。

  溪溪从不会低头,目光也不会闪躲。

  “认真对待热爱的事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如果年轻时都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指望老了再做吗?”溪溪昂了昂下巴,那一刻她不再只是动漫里的角色,她就是从自己热爱的世界里走出来的骄傲主角。

“痛包”不痛

  装满一个包,要花多少钱?

  19岁的揪揪算了算,她大概花了1000多元。她的包是当下二次元圈子中的标配——痛包。

  痛包,外形上和其他常见的包包并无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痛包会专门设计出一个透明的外侧夹层,就像一个移动的橱窗,能够充分放置和展示使用者收集的二次元周边产品。

  别小瞧这些周边产品,要集满一个包面,挺费钱的。

  一年前,揪揪还觉得“痛包”是个新鲜又有点奢侈的概念。那时,她刚入手第一个基础款痛包,透明夹层里稀稀拉拉地别着几个吧唧(徽章)和参加漫展时低价淘来的小挂件,花费不过几十元,包面看起来空荡荡的。

  然而,不知不觉间,“填满它”成了揪揪的执念。

  “最开始觉得随便放点喜欢的周边就行,后来看别人包上挂得满满当当、主题鲜明,我也开始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揪揪发现,要让这个“移动橱窗”真正彰显个性,体现出对某个角色的热爱,投入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特定作品的官方周边——限定发售的金属徽章、精心设计的亚克力挂件……每一个小物件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官方正版周边是‘痛包’的灵魂,但也最‘烧钱’。”揪揪算了一笔账,一个热门角色的大尺寸亚克力牌可能要七八十元;一套设计精美的吧唧动辄上百;限量发售的稀有款更是价格翻倍,有时甚至需要高价从二手市场“吃现”(购买现货)。

  她展示了自己的一个包面主题——一部热门动漫的男女主角,光是围绕这两个角色的徽章、挂件,林林总总加起来花费已经超过了400元。

  除了官方周边,为了提升包面的层次感和美观度,像揪揪这样的“痛包”玩家还会购买专门的“痛包内胆”(收纳物品和支撑包形的口袋)及背景板、丝带等“痛层”装饰配件。“这些小东西不贵,十块二十块的,但积少成多,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揪揪指着包内的丝带说。

  更让揪揪感慨的是“痛包”本身的迭代。基础款的痛包可能一两百元就能买到,但随着玩家对展示效果的要求提升,设计更精致、材质更好、透明夹层更大更透亮的品牌痛包开始流行,价格也水涨船高,三四百元甚至更贵的痛包在圈内并不罕见。

  “包买得越好,就越想把它‘填满’,用更好的周边去配它,这就有点停不下来了。”揪揪笑道。

  如今,揪揪已经有了好几个不同主题、不同大小的痛包,能轮换着背出门。她粗略计算,从入坑到现在,花在痛包本体和各种周边上的钱“轻轻松松破了千元。”

  “痛包”的“痛”,痛在像揪揪这样的二次元爱好者为这份热爱持续买单的甜蜜“负担”:不止有花费的金钱,还有投入其中的时间、精力和那份想要“完美呈现所爱”的执着。

  这份“负担”到底值不值?揪揪想了想,用动画《瑞克和莫蒂》中的台词做了总结——

  “我不会告诉你说这件东西会升值或者保值,但是,你买这些东西就是因为你喜欢,他们对你来说很有价值,这就够了。”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人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腊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