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王雨萱 通讯员 樊幸德)上月,乌尔禾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辖区某建材店负责人石某追回43万余元执行案款,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去年9月,乌尔禾区某建材店因新疆某贸易有限公司长期拖欠材料款合计43万余元,向乌尔禾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新疆某贸易有限公司承诺按期还款。
然而,约定期限届满后,该贸易有限公司仍未履行付款义务。今年6月8日,该建材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受理案件后,乌尔禾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李露立即通过“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新疆某贸易有限公司名下财产进行查询,发现其银行账户资金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如何既保障胜诉企业权益,又避免因不当执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李露多次与被执行人新疆某贸易有限公司沟通,释法明理:“我们理解企业经营不易,但申请执行人经营也需要清理欠款。”
最终,在李露的督促下,该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于6月19日将所有欠款履行完毕。
“43万余元的执行案款终于到账了,这下材料的采购款有着落了,太谢谢你们了。”石某握着李露的手,难掩激动之情。
该案是乌尔禾区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之一。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院今年已累计执结涉企案件40余件,执行到位率达64.89%。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如我在执’的理念,用更高效的执行、更温暖的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乌尔禾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杨艺佩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