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市委常委、克拉玛依区委书记 张煜
70年前,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在克拉玛依打出新中国第一口油井,让克拉玛依这座城市因油而生、以油为名、依油而兴,也让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基因深深镌刻在油城70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中心城区的克拉玛依区,始终秉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光荣传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相关部署要求,以石油文化血脉为依托,以共同体理念为支撑,着力将城区打造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档升级、走深走实。
一、以强化思想引领为先导,立足全局审视谋划,坚决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近年来,克拉玛依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铸牢主线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任务,牢固树立没有与主线无关方面和领域的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落实新时代民族工作“1+5+1”等重点任务,召开全会专题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成立由区委书记挂帅、四套班子分工负责、各部门协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探索建立各方面各领域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区委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治考察、巡察监督、绩效考核和民主生活会检查剖析的重要方面,列入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和教育培训规划,推动主线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融入日常,切实将“四个与共”“五个认同”镌刻进全区各族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深处。
二、以交往交流交融为路径,锚定任务狠抓落实,时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工作全过程
克拉玛依区坚持赓续石油文化血脉、深挖民族团结基因、发扬克拉玛依精神,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实践经验,不断增强城市民族工作源动力、向心力、凝聚力,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辖区1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坚决防风险、夯基础。建立完善精准维稳、智慧维稳、开放维稳工作机制,打造“2+5+19”法治宣传阵地,成立全市首家“石榴籽”矛盾纠纷化解室,构建“三官一律”调解组织63个,在全疆区县率先挂牌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现各族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全链条解决。健全由统战部门牵头,公安、网信、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处置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机制,依法加强民族事务治理,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聚焦“两个结合”推进文化润疆,持续强引领、增认同。深入挖掘和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文化遗存,创新推出以铸牢为主线的文艺作品,挖掘紫砂工艺、篆刻、玉雕等非遗项目18个;打造全市第一条铸牢示范街、第一个铸牢实践教育基地,辐射打造38家以铸牢为主题的互动式、体验式实践阵地,吸引10万余名各族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将中华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和旅游景观陈列,谋划“百场赛事”打造体育之城,每年举办“邻里节”“百家宴”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百余场,激发各族群众的记忆认同、情感共鸣。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丰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内容,常态化组织区领导进校园讲思政课,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让红色成为青少年鲜亮的心灵底色。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惠民生、聚人心。坚持赋予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政治意义,聚焦自治区“五大战略定位”,加快构建与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市委“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更为契合的“1+2+N”产业格局,以全年“30项重点工作”及“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短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柴米油盐”的烦恼、“衣食住行”的需求,让发展成效更多转化为转变人心、争取人心、巩固人心的成果。在融情互嵌中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增感情、促团结。加快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美好家园,结合城市体检成果一体推进城市更新,稳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城区防涝、口袋公园等工程,有计划、分批式打造不同类型的互嵌式示范社区(村)、市场、经济街区,实现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制定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规范,积极与疆内外地区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在部门联动、基层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社会协同,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扎根克拉玛依、融入城市生活,形成了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以增进“五个认同”为根基,着眼长远探索创新,推动各族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奋斗
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持续巩固,但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存在且多样,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克拉玛依区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推动铸牢实践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强化政治担当,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克拉玛依区作用。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着眼长治久安,坚持依法治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推进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依法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营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环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发挥主城区作用,在巩固壮大油气油服“一主”产业的基础上,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算力、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1+2+N”产业格局,打造“宜业宜居”高品质城区,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凝聚人心。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围绕石油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从教育入手、抓好下一代,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完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落实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进校园讲思政课,巩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成果,让各族青少年在成长之初就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区域性融合互促、各民族共建共享的发展共同体,让各族群众交得了真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谁也离不开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