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八”女子钻井队成立67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是为了致敬新疆油田第一代石油巾帼们的奋斗与拼搏,更是为了从她们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八”女子钻井队的成员们向女性的身体极限挑战,克服种种难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以“只能拿绣花针的手”扛起了大钳,握起了刹把……

1958年10月,吴淑华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本报资料图
在艰苦的条件下,这群女性扛过了文化关、亲情关、体力关、生理关、安全关,硬是在“男子汉的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这42名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女性,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克拉玛依的戈壁滩上书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传奇。
她们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她们打破常规的独特性,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普遍价值:当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同频共振时,平凡人也能成就非凡事业。当下,当数字化钻井平台取代了人拉肩扛,我们更需珍视这种将石油精神具象化的传承。因此,“三八”女子钻井队留下的,不仅是传奇故事,更是一座关于勇气与奉献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