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陪伴前行的红工装

2025-04-23  

  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张霞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辈们总是穿着红工装,三五成群地准备出工、收工,大个头的石油装备排列成一个方阵,庄严而整齐地驶出我们的视野。那时的我觉得,红色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且最有力量的颜色。

  长大后,我渐渐懂了石油这个行业的艰辛与伟大。那是一片远离繁华都市喧嚣的领域,每一个油藏的勘探、每一滴石油的开采,都凝聚着无数石油人的心血。渐渐地,我也常常梦想着自己也能穿上那身向往已久的红工装。

  2004年4月1日,我怀揣着对石油的期盼与期待,踏上了通往古尔班古通特沙漠腹地的送班车,来到了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也正是这一天,我穿上那身梦寐以求的红工装。它或许没有裙装的轻盈飘逸,没有牛仔裤那样的青春时尚,但那特有的材质、鲜明的色彩,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与力量。穿着朝思暮想的红工装,我走进了人生中第一个与石油相关的工作区域——石南运行维护中心(原石南21集中处理站)。在这里,红工装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身着红工装,跟着师傅们钻管沟、画流程,从注水系统到原油系统,从三甘醇操作间到天然气压缩机房,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我的红色身影。在闷热的注水泵房里,听着震耳欲聋的柱塞泵发出的怒吼,我目睹了维修班师傅们汗流浃背的模样,任凭红工装后背上那一圈圈汗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被汗水反复浸泡过的红工装,颜色变深了,却越发激励了我的坚韧。在凛冽的寒冬,冬季的红工装虽厚重,却依然无法抵挡彻骨的寒冷,我巡检的脚步并未停歇,依然按照生产制度,精准记录每一个生产参数。

  红工装在严寒与酷暑的交替中,与我一同坚守,成为我为油田奉献青春的无声见证。2010年5月,我成为了陆梁油田作业区生产指挥大厅中控室监屏人员。面对复杂的操作流程、不断跳跃的报警数据、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我既兴奋又担心。我跟着班长在各个操作岗位上学习、模拟操作,认真学习如何远程操控相关设备、查看报警、判断分析生产故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监屏员。穿上我心爱的红工装,我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抓取有效的异常报警数据,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生产状况,红工装见证了我从青涩走向成熟,也见证了我从懵懂的新手成长为技术精湛的能手。

  转瞬间,红工装已陪伴我从青年走到了中年。20多年来,红工装的款式变了一版又一版,但我内心深处的那一抹红却从未改变过。红工装于我,是责任、是担当,是我从父辈们那里传承的石油温度,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将继续陪伴我,记录着每一个奋斗的瞬间,成为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责任编辑:姜蕾
本期编辑:吕梦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