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记者 张兆耕 通讯员 宋娜娜
4月的吉木萨尔页岩油生产现场,一台台钻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压裂车组的灯光划破夜空寂静,产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向着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目标乘风破浪、加速奔跑。

吉木萨尔页岩油18号平台压裂正在进行。卢海龙 摄
2025年是建成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的“决胜之年”。吉庆油田作业区(吉木萨尔页岩油项目经理部)肩负建设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坚定决心完成建设任务,以党建引领创建“五个示范”,确保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高质量建成。
产能建设加速推进,为全年上产筑牢根基
今年开春,该作业区产能建设专班提前做好充分准备,队伍、物资一应俱全,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明确责任分工,有序推进产能建设。
钻井提速模板的持续优化,为产能建设质效双升提供了有力支撑。钻井施工的保质保量完成,是示范区整体产能建设节奏的关键。作业区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以提速模板为基础,从钻头选型、钻具组合等方面为钻探单位提供前期成功案例,指导制定一套集生产组织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施工方案,充分发挥井筒一体化的强大优势。今年,作业区钻井复杂防控成效显著,通过分区表套下深和密度控制,完钻井发生复杂率显著下降,复杂时率较去年降低1.1%。
在水平井压裂方面,今年,作业区迭代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设计模式,围绕精准设计、高效实施两个核心,制订4项优化措施,构建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化设计模式。压裂现场建立“面长——专家组”两级联动机制,采油工艺研究院(监理公司)和吉庆油田作业区(吉木萨尔页岩油项目经理部)组建20人专家、面长团队,由面长24小时驻井“点对点”,专家组驻扎红旗农场“点对面”,实时优化调整施工参数、处理复杂情况。同时,坚持面长日例会制度,地质工程一体化联合开展日复盘、周总结、月迭代,制订针对性技术对策。
截至目前,吉木萨尔页岩油产能建设完钻26口水平井,井均黄金靶体钻遇率88.6%,同比提升1.3%。其中,JHW86-12井在西北部复杂区域实现钻井提速新突破,钻井周期22.2天,完井周期27天,全井未发生复杂情况,较西北部平均指标提升了26%。产能建设的高效推进,为该作业区全年上产打下了坚实的建井基础。
原油产量再创新高,为示范区目标增添底气
今年一季度,页岩油原油产量再创同期新高,为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吉木萨尔页岩油计划投产80口井,目前已投产13口井,且全部达产运行。
今年一季度产量任务的超计划完成,离不开现场对生产运行组织的有力把控。页岩油生产现场加大新井和重点井跟踪力度,合理调整工作制度,同步为新井搭建物联网系统,充分发挥智能油田作用。通过数据远传,将压力信息参数及时传输至中控大厅,实现生产数据、油井运行情况的高效反馈,让工作人员能够轻点鼠标就远程处理几十公里之外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运行工作效率。
在该作业区,春季安全上产劳动竞赛动员会吹响了向新井投产任务冲锋的号角。该作业区项目及现场人员紧盯钻井、压裂等产能建设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精心谋划部署“计划、能力、实际”三条产量运行曲线,加强新井投产运行风险的精细预判处理,全力保障页岩油产量任务的实现。同时抢抓夺油上产的有利时机,从摸排制定计划、强化沟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等方面入手,全力保障新井临投施工的高效开展。
高效组织安全生产,为示范区建设保驾护航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该作业区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根据现场生产特点,因时制宜强化许可作业管理,确保安全风险可控。特别是在产能建设压裂开工后,钻压干扰给生产组织等带来的安全管理难度空前巨大。作业区根据钻井队伍数量选派驻井监督,对钻井QHSE管理措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扎实开展风险防控,认真落实相关安全条款宣贯,坚持日会风险研判,作业许可严格落实“无视频不作业”,加强产能建设监督检查,筑牢产建与生产安全防线。

吉庆油田作业区(吉木萨尔页岩油项目经理部)压裂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做射孔前准备。新疆石油报记者 徐志远 摄
该作业区QHSE专班组坚持突出风险管控,严抓产建承包商现场管理,落实首轮开工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外聘监督和视频监控作用,24小时严密监控现场作业,重点从落实深化监管、质量管控、三同时管理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针对钻压交叉作业风险,创新实施五维立体防护网;新增37个AI摄像头,实现高风险作业区域24小时智能识别,违章行为检出率提升了5倍;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条款,开展安全行为养成月活动,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达100%。
目前,距离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建成时间仅剩252天。吉庆油田作业区(吉木萨尔页岩油项目经理部)将以新疆油田公司“12234”发展战略和“2112”四大工程为指引,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全力以赴完成吉木萨尔页岩油产能建设目标,为示范区验收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