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日报讯(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悦 通讯员 艾克帕尔·艾尼瓦尔)“原本只在文件里看到的法律条款,在这场庭审中‘活’了起来,每一次激烈辩论都让我深感规范执法的重要性。”在旁听了一场行政诉讼案件庭审后,乌尔禾执法大队一级行政执法员伊萨・努热合买提感慨地说。
3月10日,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克拉玛依执法支队乌尔禾执法大队组织全体执法人员走进乌尔禾区人民法院,参与了这场“沉浸式”法治教育,旨在强化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提升规范执法能力。
此次庭审案件源于乌尔禾区城区棚户区改造进程中发生的一起行政争议。原告称行政机关未按约定支付15万元行政奖励金,要求其履行承诺。法庭上,气氛剑拔弩张,双方就“补偿协议效力认定”“行政奖励条款解释”“履约程序合法性”等关键问题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交锋。执法人员神情专注,紧盯着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等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要点。这一场景,让他们对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法律适用标准等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这场庭审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基层执法中常出现的协议条款表述模糊、履约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行政执法不仅要追求实体正义,更要注重程序规范,特别是在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征收补偿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经得起法律的严苛检验。”伊萨・努热合买提说。
选取这起具有典型意义的行政诉讼案件进行旁听,是乌尔禾执法大队推进法治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之一。近些年来,乌尔禾执法大队积极构建庭审旁听常态化机制,把“法庭”巧妙转化为“课堂”。今年以来,已先后组织参与各类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旁听5次。
“执法人员必须时刻牢记依法行政,把这次旁听的所学所悟切实转化为规范执法的实际行动。无论是日常的事案处理,还是超限超载治理等工作,都务必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乌尔禾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梳理执法流程中的风险点,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大力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努力打造‘教科书式’的执法样板,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吕梦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