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聂梦婷 通讯员 王园媛
名医名片

姓名:叶晶亮
医龄:25年
职务: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援疆)
职称: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在颅脑肿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和神经鞘瘤)及脊柱脊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尤其擅长处理脑出血、重型颅脑外伤,在脑积水分流术及颅骨整形术等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毕业院校: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坐诊时间:每周三、四、六上午
坐诊地点: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门诊B楼3层B7区名医工作室
名医坐诊
科学精准救援 争取生的希望
去年11月,52岁的市民徐琳(化名)在家中准备晚餐时,突然爆发的剧烈疼痛让她踉跄着扶住灶台,未等家人反应过来,她已开始喷射性呕吐,随即失去意识。
“看到她瘫倒在灶台前,我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回忆起徐琳病发时的情况,她的丈夫仍心有余悸。得益于平时接受的医疗宣教,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徐琳的丈夫并没有盲目搬动她,而是让她保持平卧且头偏一侧,防止发生误吸。很快,徐琳就被送往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接到急救电话后,该院迅速开启绿色通道,为徐琳抢抓救援的“黄金时间”。经CT检查,徐琳的症状由脑卒中引起。抵达医院时,她的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量已达35毫升,高压飙升至220毫米汞柱,低压也达到了130毫米汞柱,情况十分危急。
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援疆专家叶晶亮、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旭森的带领下,该院神经外科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在30分钟内就完成了术前准备。评估病情后,叶晶亮带领团队为徐琳制定了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的手术计划,该术式能精准定位避开功能区,且创伤极小,有助于术后快速恢复,在提升患者术后体验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而微创钻孔血肿引流术能精准定位血肿位置,仅需一个很小的切口即可完成治疗。”叶晶亮说。
手术中,三维影像在导航屏上立体展开,血肿位置被精准标注。叶晶亮从容操控探针,经微小切口直抵血肿核心,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手术,手术创口仅有3厘米。
术后24小时,徐琳意识恢复。叶晶亮及团队为其在术后辅以降颅压、控血压治疗,并根据徐琳的情况制定了3周后的康复计划。在徐琳的积极配合下,她的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至4级,现在已经可以扶拐行走。
名医分析
关注“卒”丝马迹 精准及时治疗
叶晶亮认为,能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获胜,得益于徐琳家属发现症状后的及时、科学处置,更得益于医护人员对徐琳的诊断明确、手术及时。
“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流中断引发脑组织损伤的急症,其黄金救援时间窗仅有4.5小时。”叶晶亮介绍说,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出血压迫脑组织并影响其功能的疾病,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失控、血管畸形或滥用抗凝药物;缺血性脑卒中则为血栓或栓塞堵塞脑血管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两者均可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一旦发现须紧急干预,以减少死亡及致残风险。
“徐琳所患的就是出血性脑卒中。这类疾病在克拉玛依市的发病主要归因于长期未控高血压、脑血管结构性异常及高盐高脂饮食、寒冷气候等。”叶晶亮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市脑卒中年新发病例约200例,其中,50-70岁人群占比65%,而30-50岁人群发病率5年上升约6%,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冬季发病风险较夏季高30%——寒冷导致血管痉挛与室内外温差是重要触发因素。
尽管微创血肿清除术已在全疆80%的三级医院普及且克拉玛依年手术量超百例,但叶晶亮认为,脑卒中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部分市民在发病后未能及时就医,而是盲目喂服降压药或拖延超过72小时(致残风险每小时递增7%)。
“脑卒中并非无迹可寻,及时发现、精准救治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风险。”叶晶亮提示说,在症状识别方面,市民可以遵循“FAST”原则,即突发面瘫、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须立即就医;身边有人出现脑卒中症状,市民应保持患者侧卧防窒息,避免喂药喂水,优先将患者送至卒中中心。“防治结合可显著降低风险,时间即生命,每延迟1分钟就会导致脑损加剧,造成190万个神经元死亡。”叶晶亮说。
名医支招
把握4个环节 卒中可防可控
“虽然脑卒中来势汹汹、危害极大,但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叶晶亮说,而防治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则是“预防、急救、治疗、康复”4个环节。
在预防方面,他建议高危人群做到精准防控——40岁以上人群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者,肥胖、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每年应至少做一次脑血管筛查(CTA或MRA),及早发现血管狭窄、动脉瘤等隐患;血压长期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的高血压患者须避免擅自停药或凭感觉用药,在寒冷季节尤其要加强家庭血压监测(早晚各测1次)。此外,高危人群还需重视健康生活饮食习惯,饮食严格控盐(每日<5克),用香料替代酱油、酱料,减少腌制食品摄入量,增加叶菜及深海鱼摄入量;冬季外出时务必佩戴围巾、帽子,避免颈部和头部受凉诱发血管痉挛。
如果突发脑卒中,市民应抢抓急救“黄金1小时”,期间须禁止错误操作,记录关键时间如发病时刻、用药时间并把握就近送医原则,呼叫救护车时明确要求前往具备微创手术能力的卒中中心,避免二次转运延误。
叶晶亮说:“发病6小时内手术,可显著降低脑损伤,若CT显示血肿量大于30毫升或脑室受压,即使患者意识清醒也需尽早干预。”
他提示,脑卒中术后康复有3个阶段,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十分重要,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术后急性期即术后1周,治疗当以控制脑水肿、预防感染为主,家属需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防褥疮;在恢复期即术后1—3个月,患者应在康复科指导下进行认知训练及肢体功能锻炼,切忌长期卧床;手术3个月后,患者仍需注重长期管理,每月复诊调整抗血小板、调脂药物,积极参与家庭康复训练,警惕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我市社区医院已开通脑卒中绿色通道,若市民或亲属出现疑似症状,可拨打片区医生电话获得急救指导,避免盲目等待。”叶晶亮提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