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评论丨雷锋精神内核不可替代

2025-03-05  


□刘奎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人质疑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认为集体主义情怀应当让位于个人价值实现。这种将奉献精神与个体发展对立起来的思维,本质上是对文明演进规律的误读。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文明道德基因的现代表达,蕴含着超越时空的精神内核,在人类文明坐标系中始终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雷锋精神展现了个体与集体的共生智慧。它既不否定个人发展,也不排斥主体意识,而是提供了个体与群体共生共赢的行为范式。当人们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服务之中,实际上是在创造超越生物性存在的精神价值。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不是孤胆英雄的独角戏,而是依靠无数个体在互动中构建的群体智慧。
  ​​​​​​​​​​​​​​雷锋精神构筑着中华文明特有的伦理秩序。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担当,雷锋精神延续着中华文化“修齐治平”的精神脉络。它不同于宗教救赎的彼岸寄托,也区别于契约社会的权利义务,而是以朴素的人性光辉构筑起现实世界的道德基石。这种基于人性本善的价值取向,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化解原子化危机的文化方案。
  ​​​​​​​​​​​​​​​​​​​​​雷锋精神在数字时代彰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算法社会容易陷入价值计算的工具理性陷阱,而超越功利的奉献精神恰是治愈异化的良药。当物质丰裕消解了生存压力,人们反而更需要通过利他行为获得精神满足。这种需求不是外力强加的道德规训,而是人性深处对意义追寻的本能渴望。雷锋精神提供的正是突破物质主义牢笼的精神通道。
  ​​​​​​​​​​​​​​​​​​​​​​​​​​​​站在文明演进的高度审视,雷锋精神早已超越特定历史时期的符号意义,升华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启示我们:真正的现代性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在传承中创新;文明的高度不仅体现在技术飞跃,更取决于精神境界的升华。当世界在多元价值碰撞中寻找共识,这种扎根人性又超越功利的道德自觉,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责任编辑:景璐
本期编辑:马超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