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肖艺)截至2月24日,风城油田作业区待检维修井由217口降至154口。
开春以来,修井工作面临低温天气、人员设备不足、待修井数量多等诸多困难,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修井工作的效率,该作业区事前谋划修井项目、加快协调运行、优化作业过程、升级安全管控,为全年生产目标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油田的深入应用,风城油田作业区也将信息科技力量带到了修井现场。依托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系统,优化修井数据处理,将修井动态与油井生产动态相结合,一键提取待修井日报、完井日报、修后生产跟踪评价等各类数字报表,通过地质判断修井原因、工程确定修井措施、信息辅助跟踪进度和监督安全的“地质、工程、信息”三位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前谋划修井工作。技术人员利用手机移动端及时掌握修井进度及修后复产情况,使修井作业开展过程中实时在线掌握作业流程,精准实现修井提速提效。

当前,风城油田作业区强化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风险管控,为修井作业现场安全生产加“保险锁”。徐楷超 摄
为了强化设备、材料和人员等生产要素保障,风城油田作业区将措施节奏前移,抢占开春措施作业时率。通过合理安排作业顺序,加密问题井、异常井碰泵憋压工作,针对摸排出泵漏失、憋压不起等情况,上报专业组经多方研判后开展上修作业。
为加快修井效率,该作业区各单位严格落实待修井内排工作制度,让待修井在最短时间符合上修条件,并根据开春生产情况统筹协调,详细掌握待修井、措施井工作量,优化调整作业人员比例,按照安全影响、产量损失、修复难度三个维度分级,逐步恢复问题井生产。
在精准作业方面,风城油田作业区坚持“地质推送井号、工程单井诊断、站队精准复开”原则,建立多方信息沟通机制,根据井位及井下情况的不同,提前对各种所需参数做深入的了解,对关键性参数进行精确计算。按照规范的程序,提前完成三项设计编审、变更工作。对于复杂的作业施工及关键工序,该作业区根据不同作业内容及施工进度提前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紧盯关键节点,高效有序推进工序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各项作业环节无缝衔接。
此外,低温、风雪天气也会增加修井工作的难度,该作业区加大现场巡查频次,强化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风险管控,坚决为修井作业现场安全生产“多加一道保险”。
编后:
风城油田作业区以修井工作为抓手,为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实基础。在低温天气和复杂生产条件下,该作业区通过“事前谋划、优化协调、精准作业、安全管控”四措并举,不仅显著降低了待检维修井数量,更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修井全过程。从优化作业流程到强化安全管控,从精准数据支持到动态信息管理,该作业区以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确保了修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这种以安全为前提、以质量为保障的工作方式,不仅为当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油田长远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安全生产无小事,风城油田作业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全第一”的理念,为全年生产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