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黄富国
高等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通过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文化辐射等,全方位激活地方发展潜能。 克拉玛依市始终将高等教育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将高等教育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推动校城融合,在政策、资源与服务上持续发力,加大对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全力支持高校科研创新,助力高校成为区域创新“策源地”,构建起涵盖多学科、全学段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实现高校与地方全面协同发展。
育人领航 筑牢发展人才根基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和发展目标。2016年,在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正式开始招生。多年来,该校区锚定“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校区首届118名留疆毕业生回信。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以中科院院士、校区银龄教师王铁冠为代表的“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们回信。 2023年12月,教育部、自治区联合印发《关于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意见》,开启了部区共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校生由2016年的460人扩大至2024年的9514人,规模增长20倍。2024年理工科录取分数平均高出一本线69分,生源质量持续提升。 校区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价值引领,积极引导学生扎根西部、投身石油石化行业建功立业,累计培养毕业生4005人,留疆就业占比超四分之一,奏响了“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新疆第二医学院以医学类为主,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14个本科专业,在校生5500余人,现有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多年来,新疆第二医学院紧扣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医学院校的发展目标,严抓教学质量建设和实践能力提升,持续提升服务基层医疗卫生能力,主动承担面向全疆基层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开展在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提升教育,现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升本)学生3226人,2024年实现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2.31%,位居全疆本科高校前列,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创新图强 激活科技研究引擎
围绕服务克拉玛依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在克高校积极履行服务地方发展职能,全力投入科研创新工作,在各类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上持续发力,力求为地方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提供坚实支撑。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结合克拉玛依市人才引进工作,校城双方制定了一系列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从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到科研启动资金支持,全方位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克拉玛依,投身科研事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坚持家国情怀与招才引智双频共振,系统构建“派引援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全职引进王铁冠院士,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和博士占比均超过52%,探索出西部地区高水平师资建设新路径。 新疆第二医学院牢固树立“强教必先强师”理念,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引进专任教师41人,银龄专家25人,正高级职称3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4人,加大各类人才项目工程推荐力度,目前获批天池特聘专家3人,入选自治区少数民族特殊培养项目2人、国家西部访问学者3人。 在科研成果产出上,在克高校成绩斐然。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科研合同经费近总额近2亿元,建成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1个国家级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获批自治区级产业学院,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着力推进与怀柔国家实验室新疆基地战略合作,推动“万米深地大科学装置”落地克拉玛依。 新疆第二医学院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和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单位,实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零”突破。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成效显著,共立项大学生“启明星”科研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10项,自治区级31项。学校2024年纵向科研经费同比增长73.6%,横向科研经费增长25%,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增长64%,SCI收录增长2倍,获批专利增长50%,知识产权增长125%。 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高校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更为克拉玛依市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技术源泉。
校城融合 赋能城市全面发展
克拉玛依市高等教育发展始终坚持校城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高校与城市双向赋能,形成校城共荣共生新格局。 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联合在克高校及中小学师生深入推进大中小协同育人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组织集体备课和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不断提升一体化建设的协调性和实效性。 在人才、科技资源共享方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入选克拉玛依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6个、获评领军、拔尖人才8人,获评油城名师6人、克拉玛依市“产业兴克”人才1人;校城共建“红山湖”科创谷,依托校区优势学科、优质人才,建成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开放式科创谷。 新疆第二医学院强化科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克拉玛依市普林生态园、绿成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科研合作;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服务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22年以来,累计将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市中心医院)、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人民医院)的260余名医护人员聘为学校教授、副教授、讲师;2024年在克拉玛依市开展了科普宣传、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近20场次。 克拉玛依市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克拉玛依马拉松等大型城市赛事及志愿服务工作,在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建立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完善就业服务保障,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引导毕业生留克就业,推动就业资源共享。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克拉玛依市立足长远发展战略,秉持协同共进理念,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促进高校与城市在顶层设计上深度对接,从政策制定到资源统筹,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匹配城市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让高校的先进文化理念与城市特色文化底蕴相互碰撞、相互滋养,有效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全方位推动高校与城市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开创协同共赢的崭新局面。 面向未来,克拉玛依市将以前瞻性布局与务实行动,强化校城融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联合高校全面推进“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丝路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面向中亚为主的科技与文化交流基地、西部高等教育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示范基地建设,精心培育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科教力量。

责任编辑:刘青惠 本期编辑:何沐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