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侯婧婧 通讯员 刘俊 巴将华
“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为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和广阔的展示平台。正是得益于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我们才心无旁骛、深耕细作、全力以赴地投入科研创新工作中。”回首企业的6年发展路,新疆小马聚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静感慨地说。
2018年,刘静来到克拉玛依。这6年间,在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的扶持下,她带领团队成员一路攻坚克难,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获得了“油城骨干科技人才”称号,并主导建立了“刘静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紧紧围绕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和“一主多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升级“1+2+25”人才政策体系,持续推动我市“才聚油城”重点人才计划与自治区“2+5”重点人才计划有机融合、效益叠加,人才工作取得了深层次变化和进展。
对全市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人才岗位需求进行摸排,结果面向全社会发布;
设立“人才编制池”,拿出200个事业编制专门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加强与C9联盟高校和中国人民大学“产学研”合作;
通过推行“油城玫瑰金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4类12项集成服务,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有效、优渥的人才政策,克拉玛依栽下“梧桐”引得“凤”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克拉玛依市建立健全“1+2+25”人才政策体系,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41人,组织实施282个重点人才计划项目,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如今,克拉玛依群英济济、凤集鸾翔,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兴业热土。
2023年毕业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董文俊选择奔赴克拉玛依,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这里的人才公寓拎包就能入住,十分方便。我们还能享受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在内的多项福利。”作为克拉玛依市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之一,在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工作的董文俊在这里享受到了优渥的人才待遇。不仅如此,单位还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优秀导师,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手把手教学,帮助他尽快熟悉掌握基层的各项工作。
这给予了董文俊强大的工作动力,也更加坚定了他留下来建设克拉玛依的决心。“在克拉玛依的工作十分符合我到边疆基层工作的初心,我将全力以赴为这片土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董文俊说。
克拉玛依人王海婷今年即将研究生毕业,她对克拉玛依市的各类招聘消息十分关注。“随着今年克拉玛依市两会的胜利闭幕,我发现,在克拉玛依相关的招聘信息中,针对应届大学生的招聘需求明显增加,福利待遇也相较以往更加丰厚。”王海婷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克拉玛依人,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也希望家乡能够出台更多的人才引进政策和福利,吸引更多在外求学的年轻学子回来就业,把克拉玛依建设成一个更加年轻化、活力化、时尚化的都市。”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新的一年,克拉玛依市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用人需求,健全完善“1+2+25”人才政策体系、“才聚油城985”人才工作体系,用好用活自治区“一事一议”引才机制,创新精准对接满足人才需求,以“陪伴式”服务提升人才幸福感,在“留住人才”上做文章,为克拉玛依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