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张悦 通讯员 李阳 宋毅
走进克拉玛依市小拐乡小拐村的田间地头,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这里已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盐渍降、土肥沃。
“以前,我们这里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地块分散。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效果非常显著,增产又增收。”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拐村党支部书记艾力别提·哈力要拉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以往不宜耕作的“巴掌田”“花花田”变成宜机宜耕、稳产高产的“整片田”,努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2024年,全市新建3.36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市种植粮食作物6.9万亩,粮食产量4.5万吨,亩均单产655公斤,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质的牛羊肉、米蛋奶,真是太方便了。”在市区一家购物中心选购商品的市民张鹏说。
2024年,克拉玛依市通过实施一系列畜牧产业项目,成功推动了畜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显著提高了各类畜产品的自给率,也为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渔业方面,绿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新疆优正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先后在白碱滩区投资1000万元,开展陆基循环池养殖。其中,绿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产项目主要养殖淡水大口黑鲈,年产量达50吨。新疆优正鲜水产养殖项目主要养殖海水南美对虾,投产后每月可稳定生产销售鲜活虾约4吨。
克拉玛依市建成的天兆养殖场是全疆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楼房式养猪场。养殖场占地达680亩,通过科学的楼层布局和养殖管理,实现了生猪的精准饲养和高效管理,提高了生猪养殖的效率和品质。
此外,克拉玛依市抓住多胎肉羊的发展机遇,引导村集体企业与克拉玛依区驰铠合作社联合成立克拉玛依市金驰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多胎羊并采用集中圈养的方式进行养殖。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每只繁育母羊可实现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每胎可产羊羔2至3只,养殖周期效率达到传统养殖的2倍,产出量更是传统数量的3至4倍,实现了肉羊养殖产业的现代化管理转型升级。
“我们在全疆首创了活畜抵押融资、农业设施抵押融资金融政策,助力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化养殖场、蔬菜标准园等21个产业项目,全市地产农畜产品综合供应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为全市保障粮食安全和‘菜篮子’重要农产品保供贡献力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