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油报讯(通讯员 汪康 王御鑫)截至目前,百乌夏“压舱石”工程首批110口油井已全部投产,日产油531吨,已达方案设计水平,并持续展现出良好生产态势,坚定了百口泉油田重上百万吨的信心。

百21井区“压舱石”工程新井生产势头强劲。新疆石油报通讯员 刘蓓蓓 摄
百口泉油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于1958年发现,1983年原油产量达到百万吨,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第18个百万吨采油厂。2022年集团公司启动老油田“压舱石”工程,百乌夏“压舱石”工程作为集团公司十大压舱石工程之一顺利启动。
2022年以来,“压舱石”工程专家组组长宋新民带领专家团队,多次到油田现场交流指导,经反复论证,决定对百口泉油田主力注水油藏百21井区三叠系油藏进行全面调整。遵循“五重”技术路线,创新提出了“精细水驱+二氧化碳混相驱”立体开发新模式。同年编制完成《百乌夏油田百万吨规划方案》。
在油藏分区、储层分类重新认识基础上,专家组采用“中低渗层二三结合调整、特-超低渗层体积压裂+增能提效”的技术路线,将原4套开发层系调整为7套,以实现细分层系、井网重构、均衡流场。2023年,编制《百21井区三叠系油藏主力老区+外围开发调整方案》,部署新井970口、老井利用563口。2024年实施第一批新井110口。
钻完井方面,专家组严格新井井身轨迹及固井质量控制。动静结合攻关水淹层定量解释方法,制定最优射孔原则,采用“机械封隔/缝口暂堵+缝内暂堵+小规模”压裂思路,保障了新井初期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