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尔代维斯·热夏提口述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记录
2021年5月的一天,时任《克拉玛依日报》首席摄影记者的闵勇,接到副总编的电话,要他带一名新来的大学毕业生非尔代维斯·热夏提,教他新闻摄影。对于领导指名点姓的安排,闵勇有些诚惶诚恐:自己能否当好这个师父?他没有第一时间承认自己是非尔代维斯·热夏提的师父,而这位年轻的大学生却认定闵勇为师父。
这一年是闵勇在新闻行业工作的第12个年头,他先后做过文字记者、文字编辑、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后来一直在做摄影记者,并以一张新闻摄影作品拿下了第29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二等奖,实现了中国新闻奖(摄影)在新疆零的突破。
 2024年9月3日,闵勇(右)和非尔代维斯·热夏提欣赏拍摄他们两家人交往瞬间的摄影作品。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以入党为起点 向新征程出发
2月10日,刚刚过完春节,已是记者的非尔代维斯·热夏提向他所在的新闻采编部党支部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是他师父闵勇最想看到的事。我们请他聊聊他和闵勇的师徒情。他说,我们师徒之间有些事真要说说清楚呢。
今天特别开心,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师父在大年初二告诉我,经过他长时间的考察,认为我已经达到了入党的条件。我怀揣着满腔的热忱,一字一句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以名师为榜样 精进业务能力
我的师父是闵勇,他在全国新闻界可谓“大名鼎鼎”,五年内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而且两次都是新闻摄影作品获奖,全疆就他一人。
我叫非尔代维斯·热夏提,名字有点长,同事都叫我非尔,我喜欢大家这么叫,“非尔”两字就像写图片说明的要求一样,简洁明快。
现在回想起来,真有些不可思议,我在参加工作之初就成为了闵勇的徒弟,这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2025年1月30日,师徒俩在克拉玛依油田拍摄。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2021年1月,我从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后,通过一家劳务派遣公司来到克拉玛依日报社工作,在摄影部当实习摄影记者。刚进摄影部的门,副总编的电话就到了,她将我“托付”给闵勇,叮嘱说“你一定要把这个娃娃带出来。”
从那一刻起,闵勇就成了我师父,我觉得我的运气太好了。据说闵勇当年想拜一位记者为师,竟用了五年的时间。
第一次跟师父出去拍图,他站在摄影梯上摁动快门,招呼我说:“非尔,站到梯子上来拍,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视角。”我站上去后,发现果然与平视的角度不一样。
 2024年9月3日,市文化馆,师徒俩在艺术作品展现场拍摄。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从这之后,我常常跟着他一起拍图。他带着我拍会议、拍人物、拍活动,闲暇时带着我拍城市风光、野生动物。他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图片,拍的都是野生动物。同事们都戏称他为“鸟叔”。
我们一起拍摄的次数数不清了。每一次拍摄结束,他都会把我们两人的图片进行对比,分析优点和不足,让我受益匪浅。他干起活来不分昼夜,也没有节假日,常常是白天拍摄图,晚上裁剪图,熬夜是常事。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能拿着手机拍图,看似摄影的门槛很低,可是要拍好一张新闻图片却很不容易,这是经过了师父一次次指导,我才逐渐想明白的事。新闻摄影抓的是新闻发生的一瞬间,要想抓到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必须要有敏锐的判断、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
2022年初,用无人机拍摄图片在克拉玛依还少有人涉足,师父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航拍摄影的重要性。他要求我尽快学,还为我搜集了很多学习资料。当时,克拉玛依还没有相关的培训学校,师父就帮我联系乌鲁木齐的培训学校和考点。为了让我全身心备考,他还特意调整了我的工作,让我在考试前能够专心复习。
我要去乌鲁木齐考试了,我问师父,我能通过考试吗?他笑着说:“机会就青睐你这样有准备的人,所以你一定能考过。”
果然,我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拿到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合格证书。之后,师父利用业余时间,带我到野外进行无人机拍摄实操训练。如今,我已经能从容不迫地用高空视角拍摄图片和视频了。
以职业为导向 提升业务素养
师父教给我的不仅是安身立命的本事,更是一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有一次,我和师父去小拐乡拍摄一条牧民养牛致富的新闻,到了牧民家,牧民却不在,也联系不上。当时天很热,我心想跑得这么远却要无功而返,顿时感到十分失落。可是师父却不放弃,他跑到路中间,拦下一个个路人,打听那位牧民在哪里。
最终,他从一位摩托车驾驶员那里,问到了这位牧民所在的位置。我竖起大拇指说:“师父‘社牛’啊!”师父一脸疑惑的表情看着我。显然,我这句话词不达意,我应该说,您的执着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师父不仅教我拍图和敬业,还为我的成长提供一次次机会。
有一天,广告部申请摄影记者为一家企业拍摄宣传图片,师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当我联系客户时,对方表现出对我能力的怀疑,甚至提出了更换摄影记者的要求。
面对我的窘境,师父立刻为我说话,他对客户说:“非尔能不能拍好图片,没人比我更清楚,他绝对没问题。如果他拍不好,那我去拍,也一样拍不好。”客户听师父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
正是师父的信任与坚持,为我争取到了一次宝贵的拍摄机会,也给了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我没有辜负师父的信任,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客户对我拍的图片表示满意,说“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牛师’出‘牛徒’。”这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
从那以后,我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不喊苦、不含糊、指哪打哪、随叫随到,遇到采访困难的情况,就想想师父找牧民的事儿,给自己打气。我心里总想着,如果我干不好,丢的是可是师父的脸面。
这几年,但凡我接到工作电话,一定会立刻出发,不管当时是在参加家庭聚会还是婚庆喜宴。我爸爸笑着模仿我接电话的样子,嘴里说着我的说过无数遍的“台词”:“师父,您说”,然后又笑着对我说:“儿子,你去吧,赶紧去干你师父交代的事。”
师父不仅培养我的记者能力,还培养我的图片编辑能力。2024年5月,师父让我担任图片编辑工作。值班图片编辑主要负责对通讯员的图片进行归纳、挑选、裁剪,同时对图片说明进行补充与完善。
 2025年2月9日,师徒俩与图片编辑(左)交流拍图心得。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这是我第一次走上这个岗位。每天我编辑完图片,都会通过微信把原图与编辑后的图片、原始图说与修改后的图说发给师父。师父对我编辑时存在的不足之处给出修改建议,还会从选图、裁图,到修改图说以及图片说明的构成元素等方面进行指导。
这让我有点难为情。我说,师父,这等于您重新编辑了图片,每次图片编辑署名却是我,我“压力山大”呀。师父却说:“咱俩不分你我。”
在当图片编辑的这段时间里,我对新闻图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理解了“摄影记者要有图片编辑意识,图片编辑要有摄影记者意识”的含义,对我日后更好地履行摄影记者职责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能力为依托 晋级成就自我
不知不觉中,四年过去了。在这四年里,师父一次次带我去拍摄,一次次教我图片裁剪,一个字一个字地指导我修改图说,让我从一个职场“小白”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摄影记者。
这不是吹牛,有事例可以佐证。
师父说,一个记者的能力,体现在精品新闻的创作上。在我能够独当一面后,他指导我创作精品新闻,并推荐我加入克拉玛依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团队。
在他的直接指导下,我与几位摄影记者共同创作的作品荣获202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这是我获得的首个省部级新闻奖。拿到获奖证书后,我难以置信:这是我的获奖证书吗?我只是新闻界的一个新兵蛋子,可获奖证书上清清楚楚写着“非尔代维斯·热夏提”呀。
好事还在后头呢。
2024年8月14日,我收到了师父转发给我的“我们的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二届新疆青年影像艺术展征稿启事。这一天恰好是截稿的最后一天。事实上,这个征稿启事很早之前就已发布,但我认为自己没有合适的作品可以投稿,也就没有给予重视。
师父要我将自己认为较好的作品都发给他。我迅速整理出一些作品发了过去。师父耐心看完后,帮我筛选出其中几张作品进行投稿。最终,经过几轮评选,我的摄影作品竟然成功入选了这次影像艺术展!我太开心了,这说明我拍的新闻图片有了艺术性。
我的妻子曾开玩笑说:“非尔的手机空间满了,会删掉他和老婆的聊天记录,但绝不会删掉他和师父的聊天记录。”
我说:“对,因为那里面有四年来师父一点一滴教我的新闻摄影知识。”
还有好事呢。
春节前,我参加一家市属国企单位的招聘考试,凭着师父教我的新闻知识和实干技能,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员工。
今年大年初二一大早,师父给我打来电话,喊我去城南郊区拍野生动物。我说,好。我们约在古海生态公园大门口见。
这天天气晴朗,可是寒气逼人。一群野鸭看我举起相机,忽地飞走了,我沮丧地摇摇头。师父说:“蹲着别动,它们一会儿就会回来。”果不其然,这群野鸭又飞回来了,我用显示屏构好图,一顿连拍,一幅“寒冬水鸟戏油城”的图片就大功告成了。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可妻子说要先到师父家拜年。在她怀孕时,师父经常打电话关心她的身体状况,在她临产前,又把我的工作进行了调整,让我尽量陪在她身边。妻子记着这份情呢。
 2025年大年初二,非尔代维斯·热夏提和妻子一起,来到闵勇家拜年。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我们来到师父家,妻子把提前准备好的馓子送给了师父,真诚地说:“您每次打电话,非尔都开着免提,我都听到了。您那么忙,还总是为他着想,我很感激。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我们先来看望您,也是来感谢您。”妻子是个腼腆的人,平时不爱表达,想不到这会儿说得这么好,把我都感动了。
 2024年6月17日,古尔邦节,闵勇一家到非尔代维斯·热夏提家,看望他刚出生的女儿。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摄
其实,我一直想说一句话,却没有合适的时机表达。这句话在我心里憋得太久了,现在终于可以说了:
师父,能成为您的徒弟,是我一生的荣幸。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师徒。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何沐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