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崔文娟 图/文
今年春节,我们克拉玛依人的年味“打开方式”不仅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吃年夜饭,还增添了许多新内容:雅典娜社区居委会活动室,居民们吹奏电子笛子、放声高歌;奥斯卡永升国际影城大厅,坐满了等待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市民;龙山滑雪场,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克拉玛依棋院,众多围棋爱好者在棋盘上争霸比拼……
谁说年味变淡了?其实年味儿不曾变淡,而且味道更丰富多彩了。
年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深深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的传统文化,是团圆、喜庆、祝福、祥和交织与升腾出的一种气息。
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已融入万家灯火,春节也正以更鲜活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申遗成功,已将“和合”二字深深烙在人们心里。对团聚的守望、对美满的期盼、对奋进的期许,就是年味儿最好的注脚。
在首个“非遗版”的春节,在市区文化步行街、主要道路,以及雅典娜、金色嘉苑等社区,挂上了流光溢彩、年味十足的电子花灯,营造出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景象,点燃了新年的氛围。身处“荒漠之旅 时尚之都”——克拉玛依的我们,贴好新年春联,准备一桌好菜,在门前放一串鞭炮,笑呵呵地与邻居互道一声“春节快乐”,让年味到处弥漫。
“春联、年画、鞭炮、年夜饭、拜年、社火、压岁钱等年俗细节,共同营造了年节的祥和氛围。”市文化馆馆长李卫东说,“我们也积极将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内容融进传统之中,比如看春晚、网络拜年,或者自编自导自演‘村晚’,这些都促成了春节习俗的丰富。”
在守正基础上进行创新,克拉玛依人正在为非遗与时代同步贡献着力量。
春节前,驻市某部队战士在学剪窗花,让军营也有了过大年的氛围。
1月28日(除夕),雅典娜社区,姐弟俩在大门上贴春联和福字。
1月28日(除夕),克拉玛依区文化步行街,市民在欣赏由唐诗宋词构成的花灯群。克拉玛依区在文化步行街、雅典娜社区等地创新推出了主题花灯,将春节氛围感拉满。
1月29日(年初一),汇嘉滨河广场,几个孩子在网红打卡点合影留念。
1月29日(年初一),雅典娜社区,几位居民在楼道大门前燃放烟花。
1月30日(年初二),雅典娜社区,几位居民聚在一起玩乐器、唱红歌。
1月30日(年初二),鼎泰花园小区,徒弟(右)上门给师傅(左)拜年。
1月31日(年初三),和家乐雅典娜店,市民纷纷在许愿树上写下心愿。
1月31日(年初三),奥斯卡永升国际影城,母女俩准备进场看电影。
2月1日(年初四),市科技馆,一只智能机器狗给游客拜年。
2月2日(年初五),市科技馆,市民欣赏新疆大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
2月2日(年初五),克拉玛依棋院,两位职业棋手展开争霸赛。
2月2日(年初五),市文化馆,在喜庆的氛围中,各族市民相聚在一起,相互拜年,并纷纷登台演唱一首首经典老歌,生动再现了上世纪卡拉OK场景。
2月3日(年初六),金龙湖滑冰场,父亲带着孩子体验冰上驾驶的乐趣。
责任编辑:武海丽 本期编辑:腊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