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举行“2024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4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现场。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刚;克拉玛依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郭奇;克拉玛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朱华;克拉玛依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建东;克拉玛依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志斌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焦芙蓉主持。
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焦芙蓉主持2024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焦芙蓉: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2024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刚先生;克拉玛依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郭奇先生;克拉玛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朱华女士;克拉玛依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建东先生;克拉玛依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志斌先生。
12月27日,克拉玛依市2024年度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了克拉玛依市在教育、城市建设、便民服务等民生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围绕民生保供、托育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继续作介绍。
首先,请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刚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志刚介绍有关情况。
孙志刚: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感谢大家关注2024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接下来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作介绍,一是在民生保供方面,通过实施农贸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建设50家供销惠民直销店,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蔬菜等农副产品,便捷了市民生活。二是在托育服务方面,今年新增480个托位数,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6个,处于全疆领先水平。三是在医疗服务方面,通过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医保服务高效网络,打通了社区医保业务经办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实施“一号管三天”“先诊疗、后付费”惠民政策,大大提高了全市各医院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通过对这些民生实事的发布和介绍,向大家展示我们在2024年民生实事工作中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各位媒体朋友和来宾能够积极提问、畅所欲言,与我们共同探讨和推进民生事业的发展。
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谢谢!
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克拉玛依融媒”客户端)记者:
感谢主持人,我是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克拉玛依融媒”客户端)记者,今年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提出“优化4家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改善全过程就医感受”,在聚焦卫生健康领域群众反映强烈、关切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打通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改善群众就医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方面,政府主要采取了哪些针对性便民措施?谢谢。
孙志刚: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克拉玛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朱华同志来回答。
克拉玛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主任朱华答记者问。
朱华: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市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行动,排查收集了许多老百姓就医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打通群众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问题:在门诊服务方面,我们开展了“一次挂号管三天”,也就是同一个疾病在同一个病程中,在医院挂号之后,在三天之内,在同一个科室再次看病时不用重复缴纳挂号费和诊察费;建立了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便民设备租借等服务;在肿瘤、心血管、疼痛、骨科等科室开展门诊多学科会诊服务,增设麻醉、疼痛、营养、药学、血液肿瘤科化疗、心血管心理疾病“双心”门诊;开设无假日门诊、简易门诊、夜间延时门诊等服务。在住院服务方面,建立了出入院服务中心,推行“床旁出入院+床旁结算”,实现出入院不跑腿;开设日间病房、日间手术,24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实现“随治随走、随时结算”。在诊后服务方面,开展康复医疗延伸服务,将专业医疗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之中,满足患者从医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的健康需求。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打通共享中药房,实现患者在基层开具中草药处方,医院远程审方、抓药、煎药、快递配送到家的一条龙服务。
我的回答先到这里,谢谢!
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克拉玛依日报)记者:
感谢主持人,我是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克拉玛依日报)记者,今年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提出“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医保服务高效网络”,其中“15分钟医保服务圈”将提供哪些具体的医保服务?比如,是否包括医保咨询、参保登记、慢性病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呢?谢谢。
孙志刚: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克拉玛依市医疗保障局的丁建东同志来回答。
克拉玛依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建东答记者问。
丁建东:
感谢您的提问。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参保群众对便捷医保服务的热切期盼,今年,我们立足实际,对医保服务进行了优化升级,依据不同类型医保服务站的功能定位与服务优势,精准、分类下放了医保业务。
在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提供医疗费用报销,生育医疗待遇支付,参保登记、信息查询和变更、异地就医备案等27项医保经办服务。这些业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居民朋友们在自家附近的街道医保服务站,就能轻松办理待遇和公共服务类业务,真正实现了“家门口”的医保服务,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让医保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在村(社区)以及合作银行医保服务站,我们充分考量了居民的日常实际需求和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水平,精心设置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信息维护、异地就医备案、信息查询、医保电子凭证申领等 9 项帮办代办业务。为居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医保服务的温度。
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我们同样聚焦群众就医购药的关键环节,下放了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转诊转院、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信息维护、医保电子凭证申领、信息查询等12项经办或帮办代办服务,让参保群众在就医过程中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医保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医保服务网络,实现医保服务站的合理布局,让参保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医保服务,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我的回答先到这里,谢谢!
中国石油报克拉玛依记者站记者:
感谢主持人,我是中国石油报克拉玛依记者站记者,今年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提出“新建、改造提升农贸批发市场3个,进一步健全市场供应体系”,请问这3个农贸市场各有什么特色,能介绍一下吗?谢谢。
孙志刚: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克拉玛依市商务局的郭奇同志来回答。
克拉玛依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郭奇答记者问。
郭奇: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今年,我们新建、改造提升的三个农贸市场各具特色。首先,绿丰农贸市场,作为本市规模最大的批零综合市场,通过商超式的改造,彻底告别了以前脏乱差的现象,所有的经营项目均实现了室内经营,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提升了市民购物体验。同时,市场还配备了冷链设施、检验检测等设备,确保农产品质量可靠,让市民的“菜篮子”更加安全放心。其次,是和家乐商贸冷链仓储基地,和家乐商贸公司,作为我市零售业的行业龙头,一直致力于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通过仓储设施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扩充了冷链供应链,提升了生鲜产品的品质和保鲜能力,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商品选择。最后,是新建的经三路农贸市场,坐落于绿雅中学对面,不仅完善了区域内农贸市场布局,同时还满足了周边15个小区约3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真正解决了市民“买菜难、买菜贵、买菜远”的问题,为周边市民的消费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我主要介绍到这里,谢谢!
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感谢主持人,我是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今年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提出“建设50家社区便民蔬菜直销店,进一步丰富群众生活服务供给”,请问蔬菜直销点是如何做到便民的,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孙志刚: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克拉玛依区的李志斌同志来回答。
克拉玛依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志斌答记者问。
李志斌: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
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措施保障直销点的便民:
在点位选址方面,50家直销点尽量平均分布在主城区,而且我们优先选择小区内的点位,点位选址主要是在社区的闲置场地,如果小区内没有合适场地的就尽量选在小区大门的附近,保证群众到达直销点的便捷性,解决买菜“最后100米”的问题。
在蔬菜价格方面,我们对大白菜、土豆、西红柿等25种常用菜的价格实行指导价。指导价是怎么来的呢?是从九鼎和绿丰两家批发市场采集的批发价,考虑到蔬菜在运输等过程中会有损耗,在批发价基础上上浮20%-30%作为指导价。我们每周一、周四两次公布指导价格,严格规定商家不能超过指导价。在实际运营中,我们很多直销点的蔬菜价格比指导价还会低一些,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在菜品质量方面,我们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由区商务局和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街道、社区和居民代表参与,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蔬菜质量问题立即要求下架整改,对多次出现质量问题的商家,会在明年招投标时予以扣分。从这段时间的运营来看,我们最大程度保障食品安全和蔬菜质量。
在点位优化方面,直销点的点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明年我们会在迎宾街道区域适当增加一些点位,并根据经营情况和群众意见对个别已营业点位进行优化调整,更大范围地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最后,我们非常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对蔬菜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督,也非常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对点位的设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你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予以考虑,最终目的是把这件民生实事做好,让更多的人满意。
我的回答先到这里,谢谢!
新疆法治报记者:
感谢主持人,我是新疆法治报记者,今年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提出“新增480个托位数,提升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对于居民群众关心在医育结合服务方面的问题,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孙志刚: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克拉玛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朱华同志来回答。
朱华: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医育结合”指的是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目的是为婴幼儿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健康照护和专业指导。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我们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托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综合考虑托育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家长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为其提供体格检查、科学喂养、发育评估等健康指导服务。
二是规范卫生保健业务指导。我们组织医疗机构的专家对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开展小儿常见病推拿技术培训,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妇幼保健院对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定期对托育机构开展卫生评价,护航婴幼儿健康成长。
三是做好疾病防控与监督工作。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指导和监督检查辖区托育机构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宣传,落实幼儿入园健康检查和晨午检制度,为婴幼儿在机构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我的回答先到这里,谢谢!
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克拉玛依融媒”客户端)记者:
感谢主持人,我是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克拉玛依融媒”客户端)记者,我们看到2024年的10件民生实事已经全部完成,在社会上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例如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后,网友“英子”“蓉蓉”留言评论说“言出必行,有诺必践说得真好啊。老百姓关心的事,就是我们份内的事”,我们也看到了网友对公共交通、城市建设有了更多的期待,那关于2025年民生实事的相关工作,我们又是如何谋划的?谢谢。
孙志刚: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2024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已经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展望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事实上,2025年服务民生实事工作自今年9月10日起正式启动,在9月10日至10月10日为期1个月的意见征集阶段,我们通过政府门户及其公众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政府各部门等多渠道,共收到300条意见建议。经过多轮研究,按照群众反映强烈、受众面广泛、实施条件充分等原则进行研判、整合,已经确定13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内容涵盖了教育文体、卫生医疗、交通出行、公共安全、城乡建设等多个领域,兼顾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需求。这两天大家应该也看到已经面向社会公开组织“2025年服务民生实事”线上投票活动,还请大家积极关注克拉玛依融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参与到投票中。2025年民生实事最终将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十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后公布。
另外,除了这十余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对于往年民生实事中开展效果较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如蚊虫治理、杨树飞絮治理、惠民直销店等项目,我们还将持续推广做下去。
总之,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坚定信念,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实际行动书写好幸福美好克拉玛依的民生答卷,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的回答先到这里,谢谢!
焦芙蓉: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2024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扎实推进,“民生温度”逐步提升,“幸福厚度”在不断增加,但“民生路没有终点站”,请大家继续关注并支持2025年度克拉玛依市服务民生十件实事。
谢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