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关祥荣
8月15日,由克拉玛依市云计算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云投公司”)联合奥瑞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算力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共同投资建成的丝路新云绿色算力中心一期项目(以下简称“一期项目”),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正式投运。
效果如何?
据了解,一期项目共建成了16个模块,共计160个35千瓦的机柜,每个机柜可装7台服务器,达到了传统机柜的3.5到7倍,运转效能那是“嗖嗖”往上升。

机房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关祥荣 摄
有人不禁会问,手机、电脑玩的时间长了会发热,那这1000多台服务器扎堆高速运转已有4个月,那不得热成“烫手山芋”了?理论上应该是,但实际上,非也。原因就藏在一期项目的空调与新风系统中,该系统采用了“新风+湿膜”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
什么意思?听我细细道来。
一般来说,服务器这种高精密设备对周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比如恒温、恒湿、少尘,稍有不慎元器件便会损坏。为了达到这些特定条件,一期项目选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同时,机房还采用了新风系统,能及时让自然界的新风通过新风系统净化处理,达到净化要求后进入机房。
此外,一期项目每个微模块都有一套湿膜设备,相当于给每台服务器都贴上了一层“冰面膜”。如此一来,湿膜就可以通过温度差把热量带走,再通过强力的新风系统抽排,把热量带出去,以此达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的目的,从而让服务器可以冰冰爽爽、舒舒服服地完成工作。

机房区域内,机柜和列间空调整齐排列。(图片由市云投公司提供)
相较于传统电力制冷的空调系统,“新风+湿膜”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节省用电量,加上一期项目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耦合的综合应用,如今的机房绿电比例已经达到了100%,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算力中心的能耗。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憋着劲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期项目的建成投用,说明克拉玛依市已在“不待扬鞭自奋蹄”地阔步向前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委、市政府决定上马丝路新云绿色算力中心,目的一目了然,就是为了推动克拉玛依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克拉玛依市抢抓“东数西算”重大机遇提供有力支撑,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夯实经济发展数字底座。同时,也为克拉玛依市打造全疆科技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不间断电源配电室。(图片由市云投公司提供)
而发展算力的好处自不消说。如今,人工智能早已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像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等,一期项目的建成投用,让克拉玛依市的智能算力变得更加好用、有用,可进一步发挥克拉玛依市云计算产业聚集、电价低廉、营商环境优越等优势,孵化更多应用创新、推进更多产业合作、赋能更多人才培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以前老百姓可能觉得云计算远在云边,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算力的应用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