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郝建美 胡雪婷
“我们的成绩,总书记看见了 !”
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之一,在得知总书记给大家回信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银龄教师王铁冠深感振奋和鼓舞。10月12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组织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精神座谈会,会上,王铁冠分享了收到回信的感受。
10月初,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勉励“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也是这封总书记的回信,让大家知道了,克拉玛依还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银龄志愿者。
有一种选择,叫奔赴新疆
2003年开始,一批老专家、老教授在全国老龄委组织下到欠发达地区发挥余热,拉开了“银龄行动”的序幕,至今已累计有70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
王铁冠院士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名地质学战线上的“老兵”,王铁冠长期从事生物标志物、油藏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领域研究,至今仍在组织科研团队致力于塔里木盆地深层烃源岩分布及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
新疆,作为国家能源版图上的重要一极,正聚焦“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我对西部油气地质事业的发展充满了感情,曾多次向国家提出建议,要持续加大我国西部叠合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及基础地质的研究工作力度,希望能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王铁冠说。
面对众多省份和城市投来的橄榄枝,步入耄耋之年的王铁冠选择了以实际行动诠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追求,成为一名支援边疆的银龄志愿者。
今年,他领衔的自治区“一事一议”引进战略人才项目成功获批,将聚焦新疆能源行业发展与绿色转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系统性攻关和一体化设计,推进CCUS工程示范与商业应用,为新疆CCUS产业发展、打造全国CCUS应用示范贡献力量。
同时,作为一名银龄教师,王铁冠肩负起了推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的重任。他担任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带头人,并在今年5月受聘担任校区超深层油气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资源勘探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主导实验室建设,誓为新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油气勘探领域的突破,以及校区的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有一种骄傲,叫奉献边疆
王铁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已经累计有来自64所高校的212位银龄教师来到克拉玛依,为推动边疆的高等教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212位!作为一所开始招生仅8年的高校,这个数据是如此沉甸甸。
在距离首都北京3000多公里的西部边陲,有这样一群退而不休、甘于奉献的大学“银龄教授”,他们克服饮食不适、气候差异、远离亲人等诸多困难,倾尽毕生所学,默默在为边疆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贡献着力量。
毫不夸张地说,作为高校“银龄计划”首批试点单位,银龄教师们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乃至克拉玛依这座边疆城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大动力。
广大老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发挥智力优势和技术专长,开展支农支教、健康服务等公益行动,为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作出贡献,展现了中国老年人的精神风貌。随着“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于是王铁冠有了一个想法——向总书记汇报行动进展!
9月中下旬,王铁冠和社会各界“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一起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大家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表达了退休后继续发挥专长、回报社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没想到,仅仅半个月后,便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那一刻,作为老年志愿者群体中的一员,整个校区的银龄老师内心都涌动着无比的温暖与深刻的触动。
“总书记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我希望发挥所长,为年轻人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再做一点事儿。老骥伏枥志尚在,我能干到70岁。”纪友亮充满信心地说。他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银龄教师、自治区“天池英才”特聘教授,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退休后,毅然选择成为一名银龄老师,来到克拉玛依奉献余热。
“以前都是说‘我去克拉玛依了’,现在都是‘我回克拉玛依了’。”根扎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中国政法大学退休副教授、银龄老师霍玉芬原本是一位援疆教师,退休一年后,她发现自己还是舍不得克拉玛依这座城市,于是,转为银龄老师,第二次回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任教。
对此,她是这么说的:“我回家了!”
“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地指出,老年人‘利用所学所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这不仅是对老年志愿者们的崇高赞誉,也是对我们所有‘银龄教师’的殷切期望和激励,特别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科研服务地方发展、弘扬教育家精神方面,给予了我们新的动力。”王铁冠说。
有一种坚持,叫留在边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在克拉玛依引起热烈反响,一个个老年志愿者老有所为的故事不断被发现——
被称为“油藏千里眼”的原新疆油田公司企业首席技术专家、克拉玛依市首届领军人才张明玉,在退休后拒绝了其他地区公司的重金聘请,选择留在克拉玛依继续发挥所长,并在2022年7月克拉玛依市举办的首届“才聚油城 揭榜挂帅”人才项目中,被评为“‘产业兴克’人才”。退休两年来,他一方面作为市委特聘专家,积极为克拉玛依城市建设和本地油服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一方面还担任了新疆油田公司关工委副主任和新疆油田文化探源顾问,为新员工成长成才、石油精神传承赓续贡献着“银发力量”。
普通人也能干出不普通的事业。2021年,长征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5788”志愿服务队伍,以花甲助耄耋的方式,由较为年轻的老年志愿者为社区年纪更大、行动不便、需要关心关爱的老年群体提供送餐、代购药品、打扫卫生等生活服务,实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探索了社区治理新路径。
甚至,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勘察设计院第一代设计科研工作人员相继退休后,李云鸥等一部分支援边疆建设的老同志就放弃了回到家乡,积极响应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开展“老有所为”活动的意见》,成立了设计院离退休人才技术开发服务部(后更名为“克拉玛依广厦新技术开发公司”),通过从事勘察设计、工程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工作,为油田和矿区建设再继续作了多年贡献。
……
克拉玛依这座石油城仅仅建立了60多年,在我们未曾留意的时光里,银龄志愿者已经遍布城市的各个岗位,并逐渐铸造了一种新的老骥伏枥、老有所为的进取精神、奉献精神。
而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更是激励了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为克拉玛依的发展建设继续贡献余热。
“我在新疆油田工作了40多年,克拉玛依就是我的家。现在,我还没老,还能将自己这么多年工作的经验和方法,教给年轻的一代。”张明玉说。
如今,张明玉更加坚定了要留在克拉玛依,继续为这座城市建设,为油田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的决心。
责任编辑:王雯婧 本期编辑:腊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