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
《实施方案》立足新疆亚欧黄金通道优势及乌鲁木齐重要交通物流枢纽节点,从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深化制度规范“软联通”两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和落实措施,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与“一带一路”国家运输往来自由便利化水平。
一、加快陆港枢纽建设
为依托乌鲁木齐片区陆港空港联动发展区位优势,加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实施方案》围绕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从项目建设、政策支持、模式创新等领域,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从项目建设上,加强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新疆分园发展,支持集装箱中心站发展,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辐射能级。加快智慧陆港建设,完善中欧班列运营平台服务功能,推动中欧班列订舱等信息功能整合。加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加快优化物流组织,增加常态化开行精品班列线路。加快甘泉堡区块乌鲁木齐国际商贸物流枢纽中心暨中亚商贸物流产业园等有关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国际多式联运、生产物流和国际商贸等功能。从政策支持上,建立与铁路部门长效联系机制,确保重要物资、农产品、跨境电商货物运力充足。积极争取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试点启运港退税政策,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提高出口企业经济效益。从模式创新上,深入推进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业务模式和“抵站直装”监管模式,提升货物通行效率,降低出口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支持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打造欧亚国际道路运输中心,推进国际道路客运站、TIR国际道路集结中心等建设。配合自治区制定出台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措施,支持外籍货运车辆在乌鲁木齐一体化通关方式报关。打造自贸试验区冷链物流核心枢纽,鼓励新建、改扩建冷链基础设施,完善冷链网络建设,提升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行水平,探索发展“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商业”等业务模式。
二、加快完善空港枢纽建设
为推动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围绕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从规划统筹、项目建设、模式创新等领域,《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从规划统筹上,加快完善乌鲁木齐空港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乌鲁木齐临空经济区。从项目建设上,积极申建乌鲁木齐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公路、铁路、航空物流运输联动,提升集疏运、多式联运监管效率,实现空港陆港联动发展。从模式创新上,积极推进空港交通枢纽与三坪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等陆港枢纽联动发展,推进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推动物流运输组织更加便捷高效。推动航空、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积极争取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开放第五航权,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开通始发国际航线,加速提升空港枢纽辐射力和影响力。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货运包机”等业务模式,提高物流运输时效,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质量。
三、构建跨境大通道体系
为聚焦公路、铁路、航空、邮政等跨境通道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围绕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强化政策引导,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导。配合做好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支持政策措施。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促进铁海联运业务发展,助力本地番茄、烧碱、聚氯乙烯(PVC)等货物通过铁海联运出口至欧洲、东南亚等国家。二是强化公铁通道建设。协助争取国铁集团支持中欧班列(中亚方向)集结发运,在运力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积极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协助争取国铁集团对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铁海联运班列实施“量价捆绑”政策支持。积极配合自治区制定毗邻国家国际道路软篷车海关监管车辆标准,探索允许可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非集装箱货车作为海关监管车辆从事跨境运输业务,降低运输成本,推动国际道路运输快速发展。三是提升航空通道能力。常态化开行中亚国家国际航线,拓展欧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航线,支持开通航空货运包机和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四是提升邮政畅通能力。进一步优化乌鲁木齐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功能,探索建设“中国邮政中亚—中欧海外仓枢纽站”。
四、加快国际联运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
为创新物流运输服务模式,加快与国际联运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提升跨境运输服务能力,《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多式联运发展特点的业务模式和规则标准,试点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业务,加快与国际联运规则的衔接。支持国有企业搭建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支持铁路、物流运营平台、货运代理、外贸、仓储物流企业及银行保险机构等,探索多式联运单证作为提货凭证的唯一性和可流转性。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将铁路运单赋予金融属性,为进出口企业在融资、信用证开立、供应链金融等方面提供增信服务。
五、推动枢纽经济创新发展
为推动枢纽经济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围绕企业进出口降本增效、培育企业集群、提升中欧班列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在企业进出口降本增效方面,制定乌鲁木齐药品进口口岸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口岸监管能力、仪器设备、测试环境、检验能力等条件,积极推进药品进口口岸申建工作。支持开展国际航油保税业务,建立“事前核批+事中监控+事后核查”闭环监管模式。在培育企业集群方面,引进平台型、网络型头部物流企业落地建设区域总部、运营中心、分拨中心和转运中心,培育供应链龙头企业群。支持物流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建设集采购、分销、仓储、配送、金融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平台。鼓励跨境物流头部企业开展流通加工、包装、信息、金融等服务,推动“通道+枢纽+网络”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出口产品公共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合力推动境外物流基地网络布局,共同开拓境外新兴市场。在提升中欧班列影响力方面,探索开展“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国际邮件”业务,推动与沿海港口、交通枢纽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升新疆中欧班列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