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直播在线
热点专题
广电栏目
企业志
主持人
投稿通道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克拉玛依快讯
何以中国丨走进殷墟,近览中华文明起源密码
2023-07-15
2022年10月28日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
他感慨地说:
“殷墟我向往已久,
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
理解中华文明,
古为今用,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提供借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
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文献可考
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
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
近一个世纪来
考古工作者栉风沐雨
对殷墟持续发掘研究
殷墟作为实证中华文明
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
揭示了中华文明密码
延续了中华文化根脉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遗址考察
这里先后发现了
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
王陵大墓、祭祀坑、聚落遗址、
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
出土了数量惊人的
甲骨片、青铜器、
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
全面系统地展现了
我国商代晚期都城的风貌
2006年7月13日
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标志着殷墟的重要国际地位
成为文化自信的一种象征
在其成功申遗17周年之际
让我们一起
走进古老殷墟
这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
牛形青铜尊
通高22.5厘米
长40厘米,重7.1千克
牛头前伸、双目大睁、牛口微张
牛角弯曲有力,四足粗短壮实
生动展现了一头成年水牛的雄姿
该鼎出土自
商王武丁配偶妇好之墓
器形硕大,造型庄重
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性作品
这件由妇好子女
特意为其铸造的青铜重器
不仅伴她安息了数千年
也成为我们了解商代
厚葬礼仪的国之重器
据不完全统计
殷墟至今已出土马车上百辆
精心打制的马车可用于
日常出行、田猎、礼仪、战争等
不仅代表了中国3000多年前的
制造业水平
更是当时身份等级的象征
殷墟出土了多件青铜斝
纹饰细腻典雅、样式中正庄严
是商代高度发达的
青铜文明的一个缩影
也是殷商时期
祭祀文化与酒文化的见证
殷墟出土的陶三通管表明
3000多年前这座商代晚期都城
铺设地下排水管时
已形成网络分支
让我们能够从中一窥殷商时期的
城市规划理念和王朝都城面貌
除了龙形玉玦
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写实玉雕和装饰性玉器
玉礼器等
为研究商代的制玉工艺、
用玉制度、玉器功能
玉器文化等
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数千年传承不息
一代代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成为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
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
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语
跨越时空、指引未来
殷墟
作为中国20世纪
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
价值之大
地位之高
意义之重
不言而喻
在新的历史起点
它仍将继续诉说
“大邑商”的传奇故事
带我们领略中华文明
不断焕发的蓬勃力量
来源:新华社
本期编辑:西仁古丽
点击下图查看壹景阁花园微沙盘
推荐资讯
总台新疆总站揭牌运行!总台援疆设备正式启用 《非遗里的中国·新疆篇》开机启拍
2023反走私主题海报——罪恶之手
风城油田作业区一号供汽联合站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栏目更新
白碱滩区工商联(商会)举办AI赋能企业管理创新专题学习讲座
天气预报 2025.5.2|春雨绵绵,出门记得打伞~
2025新疆特种旅游节在克拉玛依市盛大开幕
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克拉玛依市领导调研“五一”节前旅游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
克拉玛依市融媒体中心首部微电影《一见钟情乌尔禾》首映啦
视频丨影鉴山河
音乐、非遗集市、篝火……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露营大会打造特色文旅盛宴
第一百二十期|克拉玛依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
克拉玛依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热门视频
告白祖国 我为祖国生日送祝福(三)
《少年孟子》第二十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服务电话:0990-6666926 值班电话:0990-6666926
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ICP备案:新ICP备1700103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65120200013